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 > 旧书大亨 > 第八十三章.疯狂书友

旧书大亨 第八十三章.疯狂书友

作者:镔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30 01:34:38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感谢书友们慷慨的打赏,镔铁谢之!近四千字大章送上!

林逸不急着出售自己的民国书,却惹得曹一刀和郭子兴两位老哥像热锅上的蚂蚁,因为根据行规,如果他们能帮林逸找到买家,就能赚百分之二的介绍费。

可是林逸人家不卖,他们还赚个鸟啊。

郭子兴还好说,曹一刀这个市侩的家伙就缠着林逸跑前跑后,努力用嘴皮子动员林逸把书卖出,并且说自己在上海那边找好了买家,只要过去就能立马交易。

林逸一概置之不理。

曹一刀就继续缠着他,幸亏老曹也懂得一些琴棋书画,拿这些做沟通桥梁,和林逸下五子棋,玩军棋,吹口琴,画乌龟王八往脸上贴,像跟班似得,忙得不亦乐乎。

林逸没想到这货像狗皮膏药一样,踢又踢不走,呵斥他脸皮又够厚,于是就说“想要我卖也可以,给你那个主顾打电话,让他赶过来,一天的时间,来了就交易!”

“什么,现在?我曰,他可是在上海,离这里十万八千里。”曹一刀苦着脸说。

“那我就没办法了,看起来大家缘分没到。”林逸耸了耸肩。

曹一刀一咬牙,“好,我联系他。”

林逸低估了曹一刀的交际能力,更低估了上海那边民国新文学爱好者的疯狂程度。

一个地方文化氛围,可以从旧书市场的火爆情况看出来,南京,京城,以及天津,杭州,西安等地,是最具文化氛围的大城市,不管历史还是文化都首屈一指。而当下民国新文学正式兴起的圣地,则是在上海。

为什么这样?

首先,上海是个近代摩登城市,由于没有过多的历史文化底蕴,因此特别重视近代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将这些近代文学之类的东西搜集整理起来,作为自己的“历史”来弘扬。

其次,上海有一股传统的“海派”文人,他们与传统的“京派”文人相对立,而这些人大多数都居住在上海,并且为新文化运动做过贡献,比如说沈从文,巴金,黄裳,张资平、叶灵凤、穆时英、曾虚白等,都为上海这个时髦城市书写了很多传说和故事。

可以说,海派的浪漫与小资,成就了文学上的鸳鸯蝴蝶,温情蜜意,不同于京派的刀光剑影,独树一帜,因此在新文学运动中占据重要一席。

如今光阴如梭,到了现在,上海俨然已经成了神州大地的龙头城市之一,为了巩固他的新文化地位,抗击京城,南京,以及杭州等传统城市历史文化的冲击,开始大力推进民国新文学的整理和挖掘,因为这段文化最能体现上海这个大都市的文化底蕴,也最能展现上海的文化资本。

说白了,上海凭借对民国新文学的重视,开始和京城和南京等大城市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文化战。

与此同时,作为海派的文人们更是大肆追捧民国新文学,以健在的巴金,黄裳等文人大咖为代表,树立了民国新文学的收藏标准和热潮。

就这样,在这股热潮的冲击下,原本上海旧书店10块,8块的民国书,只要沾上“新文学”字样,就立马身价百倍,变成1000,800,甚至更多。那些旧书摊卖旧书的傻眼了,以前扔大街上也没人要的东西,却变成人人争抢的香饽饽,原先卖5块钱一本的我在日本狱中,作者是女革命家谢冰莹,民国时期的初版本可以卖到900原先卖10块一本的短篇合集灵海潮汐,因为作者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卢隐,初版本的价格变成了1500,原先卖30块一套的线装本遥夜闺思引和遥夜闺思引跋语,两薄薄一小本,却卖到了13万元。

疯了,整个旧书市场全都疯了。

那些低价出售过民国新文学的全都哭了,哭得肠子都悔青了,那些偶然捡了漏,买到了具有收藏价值民国书的穷书生们,全都笑了,笑得嘴角直抽抽,买书也能发财,这种生活,硬是要得!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