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 第66章 马背上的民族5

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第66章 马背上的民族5

作者:光头李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34:34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在大明前期,辽东巡抚,辽东总兵,这种职务几乎都是数十年不会更换,因为他面临的形势与内地不同。

复杂的各族关系,巡抚要处理好与蒙古,女真相结合的一系列事务。

而总兵却要做好经常打仗的准备,并且要胜多败少。

若是巡抚,总兵没有大错的话,朝廷不会轻易更换。

但在大明后期,朝堂上的争斗白热化状态,辽东之地,显得尤为重要,造成十年八帅的闹剧。

在大明中后期要想稳稳坐牢辽东总兵的位置,就必须朝中有人,这也导致了其对建州势力的不可控性。

李成梁,戚继光,是因为隆庆朝的朝廷体系相对平稳,背后也有张居正这棵大树,才相对平稳的呆在辽东镇守数十年。

张居正倒台戚继光也随之陨落,而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又深受神宗皇帝的喜爱,可谓是头号大将。

历史上对其父子二人的评价很是不好。

养寇变成了养虎。

努尔哈赤就是父子二人一手扶持而起。

但这并不是全部的因素,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大明已经自乱阵脚,辽东的守将也再也不能将全部心神放在对付建州女真的身上,他们还要自保。

而辽东在洪武年间刚刚收回的时候,洪武皇帝设置定辽都卫,总辖辽东诸卫军马,步步推进,消灭蒙元残余势力,在辽阳,沈阳,广宁,金州,海州等设置卫所,修建城池。

初期的卫所制度与屯田制相配合,几乎所有的百姓身上都带着军户的身份,闲时种地,警戒之时拿上武器打仗,在当初确实能够起到压制异族的作用。

自从到了宣德年间,军户制度已经不能满足日益恶化形势,特别是近些年来,蒙古各部的相应崛起,从正统元年,大明在辽东开始修建边堡,城墙,建立由京师门户山海关到广宁,辽阳,沈阳的军报驿站,开始整合辽东的防御体系。

辽阳为辽东都指挥史司,是辽东副总兵的驻地。

而广宁为巡抚衙门,总兵驻地。

起初辽东都指挥史司乃是辽东所设军镇的最高指挥场所,但自辽东位置越发重要后,辽东之地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军镇,民生的衙门开始建立,而巡抚,总兵就代替了辽东都指挥使的大部分权力,建立之初,有三十个军卫,一百多个千户卫,一千多个百户卫,还有三百多个羁縻卫所。

何为羁縻卫所。

《史记·司马相如传》:“羁,马络头也;縻,牛蚓也。”

这是汉族王朝对少数族群的一种统治方式,云南,安南的土官制度亦是与羁縻卫所性质相同。

这三百多个羁縻卫所就是大明设置为女真人建立的行政划分,通常这些卫所大多数都是的朝廷任命的部落首领为指挥使,千户,百户等官职,配有官印,可世袭,不征收其赋税,但却要每年纳贡。

每年开春的时候,这些卫所的指挥使,千户,等人都会去京师上贡,而后对着没有人坐着的龙椅磕三个头,再领取赏赐回去。

在这些卫所中最出名的就是建州卫。

也是以后大名鼎鼎的建州女真,他在正统年间的势力,都已经很是强大了。

女真的起源十分广泛。

最早可追溯的源头是肃慎,大清皇史记载,肃慎早在武王伐纣成功之后,就派人朝贺周王,他们起源于长白山。

在唐朝的时候,建立了名为渤海国的国家,但却被强大起来的契丹所灭,而后将其全部迁移到了辽东,当时已经分为两支女真部落。

在辽国的末年,松花江流域的女真完颜部落崛起,而后的故事就是建立了大金帝国。

在短暂辉煌后,又被成吉思汗所灭。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