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回到明朝当海盗 > 293 中华盛世(大结局)

回到明朝当海盗 293 中华盛世(大结局)

作者:给您添蘑菇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34:33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旧时代落幕,新时代开始。

嘉靖长达四十四年的统治宣告结束,闭门修道,再无一臣子探访。

新君裕皇定年号隆庆,大赦天下。在张居正的建议下,大开“平反”之门。

平反,即推翻上一位统治者对罪人的定论,也是新统治者收拢人心的重要方式。眼前的平反,自然是去为那些被严嵩残害的忠良平反,即便徐阶斗倒了严嵩,却因嘉靖在位始终无法给这些忠臣猛将一个说法。

张经后人,王世贞兄弟一一递上文书,进京平反,仅半月之内,张经、王忬两位总督曾经的罪状便被推翻,得以正名,后人加官进爵,弃官的王世贞更是直抵浙江都司担任开海要职。

与此同时,隆庆大开谏言之门,公开表示可以改进前朝旧政。随着时代的变迁,朱元璋的那一套越来越故步自封,只是子孙不敢背负违背太祖这个不孝之名,始终死守,隆庆却对此不以为然,东海盛世与朝廷的窘迫已经体现了一切的事实,新政不可再耽搁分毫。

张居正沉浸国子监十余载,一系列的野心与新政就此开始践实,东南大开关,浙江沥海、福建泉州、广东澳门设市舶开放民间贸易,效仿东海王府抽成提税。

借此良机,“一条鞭法”落实而下,将各州县田赋、徭役通通综合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免去折粮的繁冗复杂,规避了征收中的各类猫腻。东南粮食歉收?没关系,缴银就对了,银子就是一切。

东海贸易之风吹来,内陆银本位确立,停滞了近百年的明朝经济瞬间腾飞,大明一盘死水被张居正以一人之力盘活。国富民强,故人平反,名士大儒得以栖身,隆庆将天下交给聪明人的方针至少此时是成功的。

东海王镇守东海,外夷倭寇闻风丧胆。强敌化身成为封疆大吏,朝内势头大盛,国库充盈,东南将领作战多年亦已成势,一批批调往北方。

戚继光虽断一臂,本该沦为废人,然张居正力排众议,封其为蓟辽总兵,统帅北方,配以南北强将,举国之力,逐步向俺答汗施压。

蓟辽,再不是俺答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地方,历史的天平也终于改变了倾斜的方向,大明正值隆起盛世,鞑靼部落内部却因家事展开纷争。

明廷恩威并施,戚继光大军不断北上,施压却不开战。

大明兵精粮足,虎将强兵,因家事而苦恼的俺答终于低头,闻大明许诺开市集互通贸易,永世结好,俺答终至大同,称臣纳贡。

大明与鞑靼数百年的纷争,在隆庆盛世之时,终于以和平结束。

自此,再无南倭北虏,张居正一手推隆庆坐上龙椅,一手扭转内政的窘迫,一手威逼百年大敌称臣,于皇帝,有登基之功;于百姓,有富足之功;于国家,有灭敌之攻。立下三重大功,不过两年时间。

历史总是公平的,在被大明第一奸相严嵩祸害之后,经过短暂的调整,迎来了大明第一能相。

一荣俱荣,盛世总会更盛。苔湾引入的土豆、玉米等农作物涌入内陆,贫地山地皆可耕种,亩产稳定,无南倭无北虏无内乱,国泰民安盛况之下,中华人口迎来了一次史无前例的爆炸,大航海时代的利好,终于轮到了中华。

盛世之下,隆庆又封东海王为四海王,统御四海,征疆卫国,公爵之位,世袭居之。

至此,除四海王发行“中华币”外,双方所有的矛盾都化为利好,即便每年依然有数十万百姓投靠四海王,但对于数百万出生量的明廷来说,也不过九牛一毛。

四海王杨长帆坐镇苔湾府,两年之内南征北战,吞飞龙国,于南洋占新加坡,更名“新威海”,垄南洋东西方贸易之利。

美洲,四海王除占秘鲁银矿,由东太平洋公司疯狂掘银之外,再无与西班牙人正面交战,只专心开辟北美新浙江。北美西岸,新苏州淘金大热,移民充盈,带动其余工业发展,王府借势扩张,先后拓建新绍兴,新宁波、新温州几座府城,大肆推广种植香蕉、棉花、玉米等作物,民间也于当地建立公司工厂,制棉制丝,不仅向西班牙人出口,甚至会反哺东海。

百业俱兴之下,海外的政治理念同样会折射回内陆,以张居正为首的内阁总会集思广益,与隆庆共同分析商议四海王府的各类举措,甚至会定期派出学士官员出海“监政”。当然,名为监政,实为学政,旨在把这些奇技淫巧之中的真知灼见吸纳回来。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