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诗与刀 > 第七十七章 读书的胡精忠

诗与刀 第七十七章 读书的胡精忠

作者:祝家大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34:2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徐杰一行人的脚步超过了那几个税丁,便也先到了头前那个村落。

村落姓胡,比徐杰想象的要小许多,几十户人家,不靠水道,却靠官道。看着村子里的建筑,也看不到那般比较气派的建筑。看来这江南富庶地,也还是有比较穷的地方,

一个村落是否能富裕,其实往往也取决于这个村落里最近这几十年能不能出现读书人,比如一个村镇出现一个举人,那么这个村镇两三代人都会比较富庶,包括人口都会增加不少。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有举人功名的,便不需要纳税了,同族之中,只要把家家户户的土地所有权都交到这个举人名下,整个村镇便也不需要纳税。至于是名义上托在举人名下,还是直接卖给举人再来租种田地,都能节约很大一笔赋税。

这也就是土地兼并的开始,人口的增加,不仅来自口粮增加后的多生多养,也来自邻近同姓之人的投靠,一个家族势力的增强,必然也会吸引附近同姓之人的投靠,也是为了抱团取暖,不受人欺负。

当然,这也会给国家税收带来损失,即便这个举人去世了,这个村镇势力也会增加,成为一方不大不小的豪强,即便没有了功名庇护,后人需要继续交税,有钱有势力的家族,也能想尽办法逃税避税,比如瞒报田亩数量,比如贿赂税丁或者衙门里的主要官吏,少交赋税。

农业社会,田地赋税的压力其实极大,也是朝廷主要的收入来源。那税丁口中的霍家镇,显然就是有钱有势力的镇子,这小小的胡家村,自然就是那出不得功名庇护的地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就是其现实意义最根本的体现,一个举人功名,就能给一个小地方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不一定都要进士及第。

徐杰带着几人,往那胡家村里看起来最为气派的房屋走去,说是最为气派,不过也就是一个小小的院落,两三间厢房加上一个小厅,还有一个篱笆围起来的小院落。

院落柴门未关,徐杰便在门口停步,口中微微大声:“主人可在家吗?”

小厅里走出一个老汉,带着农家特有的淳朴微笑,见得一个儒生少年在门口,连忙快步迎出,作揖有礼,口中说道:“老朽有礼了,小老爷有何贵干?”

却是当这老头走出几步到门口,便也看到了刀剑之物,微微愣了愣之后,又见这些挎着刀剑之人,并非那等凶神恶煞,少年人俊朗漂亮,两个老头也看起来普普通通,倒是也稍稍放心了些,只觉得头前这个儒衫少年大概是身份不凡。

徐杰也是有礼一番,说道:“老人家,路过贵地,天色不早,想寻个地方投宿,也寻一些吃食,在下也带了银两,还请老人家行个方便。”

老头倒是没有不愿意,只是面色有些为难,只答:“老朽家中房屋不大,吃食倒是有一些,就怕陋室怠慢了贵人。”

徐杰笑道:“无妨无妨,出门在外,有片瓦遮身,已然足够了,没有那么多讲究。”

老头闻言方才少了为难,连忙作请,出门在外投宿乡间本也是正常,一般投宿之人,贩夫走卒居多,老头招待得不少,只是这徐杰一行人,看起来有些身份,老头倒是少有招待过。其实招待过路人,也能给这农家带来一点点小小的家用贴补,虽然不指望这事情赚钱,但也还是有些小小的好处的,至少过路人在吃饭的花费上不会让主家人吃亏。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