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诗与刀 > 第二十八章 那是害人的东西

诗与刀 第二十八章 那是害人的东西

作者:祝家大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34:2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郡学开课还有一段时间,要在元夕之后方才会正式开始。正月十五元夕佳节,也称为灯节。此时徐杰到得大江城,却还不过正月初九。

郡学之中,还没有教授开讲,徐杰便算是来得极早的秀才了,把户籍与诰身登记之后,还需要缴纳一些银两,如此便算是正式报名入学了,只等元夕之后第二天大早,到此点卯。

郡考,也称乡试,或者秋闱。三年一考,有秀才功名的方能参加。考中者,为举人。举人这个称呼,其实源自于汉朝,汉无科举,选拔人才的方法叫作举孝廉。就是一个地方推举以孝道闻名之人,为孝廉,可做官。当然,这种方式,实际操作起来也是很不公平的,孝廉往往也被有话语权的世家大族掌握。

后来到魏晋,有了九品中正制,人才依然还是靠评选,以人品或者文章,亦或者谈吐举止,把读书人分成三六九等,以此封官。当然也是有进步的,但是评选之法,终究还是会有失公正。

科举,便是应运而生的公正之法。以统一的考试来辨别人才高低,也有一套严格的防止作弊的方式。相对而言,这是相当公正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

起初,徐杰对科举,也并不热衷,因为徐杰一听到科举,便会想起一个词汇,叫作“八股文”,以严格对仗的骈文来书写华丽辞藻,以此说圣人之语义。却是后来才知,这大华朝的科举,倒并没有八股之说。八股真正成形,其实是在明清。

这也给了读书人答题之时,有相对比较自由一点的发挥余地。对于徐杰而言,便更是好消息。

秋闱之后,自然是春闱,举人之后,也就要考进士。也就是进京赶考了,也还有殿试,那就是皇帝钦点。春闱之所以在春,其实也有缘由。以农忙为准,秋收农忙之后,进京赶考,便就是春天了。

农忙这个缘由,也还有其他影响。自古判决死刑,斩立决极少。多是秋后问斩,这也是自古传下来的,古时的死刑犯,判了秋后问斩,还会放回家中,帮忙把粮食收好,农忙结束之后,再来领死。

当然,到得大华朝了,人心不古。秋后问斩,便也不可能再把犯人放回家中收粮。

大江城,大江流过,还有无数的湖泊。湖泊便也成了娱乐之地,东湖之上,几里码头,多是画舫。画舫这种船,航速不快,如楼房一般,上下几层,却是装饰得极为华丽。

每艘画舫之内,一般都有一到两个清倌人,名声大的,名声小的,都在这几里码头之上。

傍晚十分,恩客上船。画舫游湖,有酒有乐,美人浅唱,佳人闲谈,便是文人士子趋之如骛的享受,若是能有幸一亲芳泽,便是说不尽的风流。

徐杰早早就听说了这些文人士子风流事,便也来到了这东湖之畔。抬眼望去,已然是人潮攒动。

这里的码头,非那运货的码头,运货的码头就在大江岸边。东湖码头,就是消遣之地。来往,多是文人士子或者富家子弟,这里显然不是那些娼寮可以比拟的地方,也不是一般百姓可以享受之地。

徐狗儿依然还是那般好奇的模样,手中抱着徐杰的刀,脸上都是不由自主的笑意,口中却还说道:“少爷,这些船真是漂亮,这可比我们县城的赶集庙会热闹多了。”

云书桓生性凉薄,或者说云书桓可能见过世面,便也无甚觉得新奇,只是抱着刀跟在徐杰身后。

徐杰倒是第一次见这般场面,却也不觉得有什么惊讶的,要说热闹,徐杰见过比这热闹得多的地方。徐杰一边走着,只当做长见识。

便听徐杰开玩笑说道:“狗儿,这里的小娘子最是漂亮,给你寻个做媳妇如何?”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