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诗与刀 > 第十二章 十八手

诗与刀 第十二章 十八手

作者:祝家大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34:2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徐家镇的码头,原来只是停一些舢板打渔用的,偶尔会有一两艘大船靠岸,运送交税的粮食之类。

所以这码头不大,五艘大船,已然就把这码头挤得水泄不通。

如今这徐家镇要在河道里讨口饭吃,扩建码头就是首要之事。徐老八扛着锄头就在水面挥汗如雨,也是笑意不止,心情大概是极好的。

码头扩建,其实主要也是在水上打下木桩,再在木桩上铺设木板,如栈桥模样,再把栈桥延伸到深水区去。

大早而起,徐仲把徐杰与云书桓都叫到面前,自己也拄着拐杖,还提着一柄好久没有用的制式长刀。

徐杰大概也猜到了一些,只等徐仲说话。

徐仲在两人面前沉默了片刻,方才开口说道:“二叔少时并不通武艺,唯有一把子农家气力。入了军中之后,到了大同边镇戍边。也是因为我兄弟四人个个五大三粗,选去了游骑操练,做了那夜不收的差事。”

徐仲说道这里,看来看徐杰,徐杰连忙说道:“夜不收,我知道的,就是夜里不用回营点校的士卒,多做斥候与外围岗哨之类的差事。”

徐仲听得徐杰懂得,便也点了点头接着说:“当时夜不收里有一个老军汉,叫作董大力,刚好是我们的队头,这个董大力武艺极高,当时大哥心想着要为兄弟们寻一些保命的手段,便想带着我们学那董大力的武艺。只要发了粮饷,就是好酒好肉伺候着。待得后来,董队头便也知道了我们的心思,开始教授了这一手武艺。学了两年多,方才起了大战。”

徐秀才听得这个故事,倒是觉得出乎意料,以徐秀才的认知,那些练就一身武艺之人,哪个不是奇遇连连,到处走运,方才能成武艺。没有想到自己这二叔学武艺的过程竟然是这般简单。

“二叔,这董队头怕也不是平常人吧?”徐杰问得一句。

徐仲点了点头,面色微微转了黯淡,慢慢道:“起初我等也是不知,只当董大力就是军中有武艺的汉子,军中有武艺的汉子也不是一个两个,便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直到那一场大战之后,二叔方才知晓董队头来历不凡。武艺更是极为高明。只是那一战之后,你父亲、三叔、四叔,加上董队头,皆是以身殉国。”

徐仲说到这里,不自觉的黯淡竟然收了几分,强装出几分释然,便也是不想影响了徐杰的心情。

待得收敛了一下自己的表情,方才再道:“董队头,原先二叔也不知他的来历,便是最后临死的时候,二叔才知晓他竟是从沧北派出来的。沧北派便是河北顶尖的门派,最擅用刀。便是二叔传给你的吐纳之法,也是来自沧北派的绝学。刀法之上,还留有一手绝技,是董队头自己结合沧北派与军阵之法创造出来的,也没有啥响亮的名字,因为总共有十八个大架势招数,便就叫了个十八手的名头。”

徐杰闻言心中便有疑惑,一个能自创绝技的绝顶之人,便也不该是这么一个活法,问道:“二叔,你看我们这里,便是走个私盐也能赚得盆满钵满的,那董队头一个河北顶尖门派之人,何以还要去当兵,走江湖随便做点什么也少不了一遭富贵啊?再说以他的武艺,何以只当了个队头?想来当个指挥使当个将军也不在话下的事情。”

徐仲闻言摇了摇头,答道:“军中势力,盘根错节,不到真正的战时,没有真正硕大的军功,平常没有门路的,何以升迁?即便是有钱去送都难,何况我等军汉,又能挣几个钱?二叔能得个营指挥使,便也是风云际会,功劳无数,朝廷危难要用人,方才能有个指挥使。若是以我兄弟四人当时的功劳,还有个将门子弟的身份,那时候只怕早以封个归德将军之类的。”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