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宋武夫 > 靖康篇 一片孤城万仞山 第八十六节 团练

大宋武夫 靖康篇 一片孤城万仞山 第八十六节 团练

作者:引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34:25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在得知数万百姓在宣德门磕阙,朱皇后的内心充满了惶恐和疑虑。她不知道百姓为什么来磕阙。但她知道,汴梁被围三个月,柴米腾贵,军汉们没有足够的冬衣,许多百姓衣不蔽体。百姓为大宋已经付出太多了。

现在官家被金人抓走了,要讲和,那么百姓们的苦楚是否就到了尽头呢?百姓是不是来要求自己牺牲自己,牺牲太子,与金人讲和,来结束汴梁百姓的痛苦呢?

而作为一个读着《孝经》、《女诫》长大的高门仕女,她潜意识里,认为不能陪着自家的丈夫一同赴难是一种犯罪。她不知道臣下们对她的真实看法如何,能不能得到风评的认可。

数万百姓在宣德门磕阙,会不会是为了阻止她垂帘,让她去与皇帝丈夫作伴,以尽快结束这场战争呢?她绝不敢拒绝数万百姓的请求,决不敢违逆悠悠之口。

“童总管,百姓们说什么?”

“禁绝根括,绝不贿敌。”

朱皇后在宫禁内,暂时不清楚根括是什么,但“绝不贿敌”四个字理解的清清楚楚。不可贿敌,不可与金人妥协。朱皇后突然振奋起来,聪慧的她明白了,与金人继续作战,得到了百姓的支持。

于是,童穆带着均旨来到了宣德门,向百姓们传达了“百姓忠义,孤及母后已知悉……绝不贿敌”的意图,而且立即召见宣抚使张叔夜,走马承受呼延庚进宫见驾,商定国是。

磕阙的百姓们都放下心来,但他们还等待着,要亲眼见到张叔夜的面才甘心。

张叔夜乘车赶来,呼延庚骑着马跟在车辆后边,百姓们看见呼延庚,便纷纷议论:“这个将军我认识,端旳是一条好汉。”

“扯,就你本事吗?谁不认得呼延家的银锏。他还和我说过话呢。”

“他说什么?”

“让开。”

张叔夜挑帘出了车来,众人都叫:“果然是张相公。”于是百姓们慢慢散去。

张叔夜和呼延庚在童穆的带领下进了宫,监国赵谌没有在正殿见他们,而是在睿思殿,也就是赵佶、赵桓经常一遍赏玩琴棋书画,一面和宠臣议事的地方。由于赵家皇帝世代相传的文艺修养,他们在这里和近臣更有一种类似朋友的亲切和融洽。

赵谌在监国后第一次召见臣下议事就选在了睿思殿。不,应该是朱皇后选择了睿思殿。

现在她端坐在殿中的一个角落里,面前摆着一副凤凰展翅的屏风。

她听见张叔夜和呼延庚进来的脚步,向屏风前端坐的赵谌行礼。

赵谌询问张叔夜城防和与金人交涉的事情,询问开封府为何在城中根括。

张叔夜一一回答了。

赵谌问,张叔夜回答得极有条理。朱皇后在屏风后听得不耐,问道:“呼延走马有何妙策。”

本来像这样的召见,本轮不到呼延庚,他只是右卫大夫,刚刚踏进横行的门槛,但朱皇后似乎要听到呼延庚说某事可行,某事不可行才安心,在给童穆下命令的时候,顺口就叫呼延庚一起来。

刚才听张叔夜说,听起来句句在理,但朱皇后还想听呼延庚确认一遍。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