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宋武夫 > 靖康篇 一片孤城万仞山 第六十五节 借粮

大宋武夫 靖康篇 一片孤城万仞山 第六十五节 借粮

作者:引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34:25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呼延庚眼前,每一个敌人的表情都不一,有的恐乱,试图后退,有的怒吼,攘臂举矛用力向前挤,有的转头望向旁边,听不远处一个酋帅的命令和指挥,匆匆一眼望过去,各种表情很快就被淡化,被他们盔甲代替。伤者在痛叫,勇士在奋呼。

呼延庚往前再又望了眼,敌人密密麻麻,也不知前边还有多少敌人。他似乎再也突不进去了。 他做出了决定,正要下令:“后队变前队,前队变后队,向后撤”,突然听到一声大喝,急举首前看,对面的金兵先是不知所措,或扭头向后看,或仍挺矛向前冲,但没等太长时间,对面的敌阵乱了起来。先是从后边乱,继而前边也开始乱,一个手持钩镰枪的骑士跃入呼延庚的眼帘。

这个骑士衣甲尽血,跨马勇行,奋枪喝咤,就像一柄刺入海水中的利刃,把挡在呼延庚阵前的金兵从中剖开,杀出了一条通道。凡是挡在他前边的敌人或被他直接刺死,或被他用镰钩挑起,甩到半空。金兵一片人仰马翻。

只看这个骑士,绣袍巧制鹦哥绿,战服轻裁柳叶黄。顶上缨花红灿烂,手执金丝钩镰枪。可不正是徐宁!

两边合拢,八十余骑向着桥头杀来,杨可发在桥头早已布好阵势,接应骑兵过河,再用凤凰弩射住阵脚,在对岸弓弩的掩护下步队也收拢过河,随后收起吊桥。有些金兵已经衔尾追上了吊桥,杨可发一人手持铁枪,将这几个金兵赶下河去。

众人回到城上,面见赵桓,赵桓问道:“此次多少人出阵,多少人回来?”

边上何栗赞叹道:“官家不问功劳,先问伤亡,真是仁君。”

此次加上呼延庚及杨可发部,过河的接近八百人,现在回来的,只有五百人出头。

赵桓慨叹了一番,吩咐童穆,此次战死的,由宫里出钱,加以抚恤。所有出阵的兵将都有嘉奖。这时,徐宁下拜请命,要求到西面城墙作战,因为西面的都门禁军缺少大将统领,

蛇无头不行。赵桓又勉励了一番。跟着张叔夜回到枢密院

呼延庚作为走马承受,跟着张叔夜回到枢密院,张叔夜刚坐下,喝了一口热茶,长叹一声:“汴梁粮草不续,庶康,你可有什么办法?”

“庚是武臣,对民生之事知道不多。”

“是么?你借钱买冬衣的事情,不是做得很好么?军汉有了冬衣御寒,商家和你都赚到了钱。只是府库要亏一大笔。”原来张叔夜已经知晓幕后的借款人是呼延庚。

呼延庚讪讪一笑:“那是石行方做的,末将只是帮衬罢了。”

“不是你,是吗?”张叔夜知道不是追究的时候,不在细问,而是把话题绕回来:“庶康,辛永宗被杀,终归是禁军的家属没有粮食吃,才闹将起来,可徐府尹告诉我,官仓的存粮,只能供给禁军。”

呼延庚心想:汴梁又不是没有粮食,不过是高门富户囤积居奇,不肯拿出来发卖罢了。便道:“请勋贵高门放粮呢?”

张叔夜苦笑,看来呼延庚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便道:“你先回营房歇息吧。”

十日来,金兵在南面也立起了一连串的营垒,基本阻断了南面颍昌与汴梁的联系。腊月二十日,张叔夜大集幕僚,也把呼延庚召过去,由于城中平民缺粮,守在各个城门的都门禁军和京畿禁军,都有些军心不稳。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