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宋武夫 > 靖康篇 一片孤城万仞山 第六十三节 哗变

大宋武夫 靖康篇 一片孤城万仞山 第六十三节 哗变

作者:引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34:25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于是张叔夜又请得了一份圣旨,算是皇帝的担保书。不过赵桓留了个心眼,让孙傅一同监督这次借款,以梅知礼为“收衣使”,借来的钱只能用来收购冬衣,不能挪作他用。

张叔夜请回圣旨的第二天,宋江就带来了一个人:“这位曹员外,他愿意出借五万贯。”

张叔夜定睛一看,只见这曹员外跪在地上,低着头,便道:“站起来说话。”曹员外抬起头,张叔夜只见这人满脸横肉,好似一个屠夫,便疑惑的问道:“曹员外做什么营生,可愿捐助官军?”

来的这人乃是曹正,他拖家带口到了汴梁,借助在汴梁老友家里,曹家庄百多口子,一时又没有什么营生,座山吃空,这时呼延庚麾下的参军事张彦橘找到曹正,让在在汴梁禁军的驻地开个钱庄。

汴梁禁军旧有驻地早就变成了一片商坊,军将们把营房拿出来出租,兵汉则变成了贩夫走卒,所以汴梁号称常备禁军八十万,却连十八万军士都凑不齐。

通过呼延通的关系,呼延庚很方便的在军营里开了一处典当行,让曹正当上了掌柜。眼下兵荒马乱,汴梁军汉的往日营生早就停了。呼延庚让曹正这典当行暂时不收利息,军汉们纷纷把家里的物事拿来典当,以求让全家渡过这个冬天。曹正的典当行就这么开起来了。

现在,曹正回张叔夜的话:“小人在水关大营开了个当铺,聊为营生,小人老家孟州,大半族人都被金贼所害,故而愿意襄助官军。”

“原来是个开当铺的,还要找金贼报仇,”张叔夜想着,“情理上倒也说得通。”便问道:“曹员外愿意出借五万贯?要利钱吗?”

“草民愿意借出半年,月息一分利。”

一分利也不算高,但张叔夜仍旧皱着眉头:“国家大义所在,曹员外怎的还收利息?”

曹正露出憨厚的笑容:“草民没读过圣贤书,当兵吃粮的时候也没受过朝廷什么好处,只被军将使唤,后来以杀猪为生,攒下些身家,金贼来时也不见朝廷救我。逃到汴梁,也未得朝廷接济。萱德楼上,一掷千金的大有所在,区区五万贯,还要靠草民来借。”

张叔夜无语,愣了一会,才道:“那就先找曹员外借五万贯,另外十万贯,本官着力让各处勋贵凑一凑”

呼延庚估算的冬衣费用是十五万贯,北宋宣和年间,米价是两千六百文一石,靖康年金兵围城后,米价涨到了三千文一贯,按照这个物价,给每个军汉置办一身冬衣,大约需要一贯钱,故而呼延庚让曹正借出十五万贯,而这笔费用,正是呼延庚在泽州截下来的那笔国税中来出。为了这笔国税的消息不至泄露,河东路转运副使史秉义,这个刚正的士大夫,一直被呼延庚软禁着呢。

他先让曹正借出五万贯,不至于一下子把张枢密吓住,也不会引来太多饿狼的关注。

而曹正这笔钱背后名义上的东主,还不是呼延庚,而是另一个勋贵子弟——石行方。几日前,石行方大大捏捏的站在呼延庚面前:“乃翁和你说了,你不放血出来,家父便去告御状,整整六十万贯的军资,满门抄斩也不过如此。”

宣赞等人在泽州,一共取了三百万贯的岁计,六十万贯的军资。回到汴梁以后,岁计如数上交,但六十万贯的军资却被呼延庚扣了下来。

自从回到汴梁,石行方便跑回家去了,呼延庚也懒得管他,可今天他突然就冒出来了,在屏退左右之后,石行方发出了他的要求:“乃翁要一半。”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