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宋武夫 > 靖康篇 一片孤城万仞山 第五十一节 刘光国

大宋武夫 靖康篇 一片孤城万仞山 第五十一节 刘光国

作者:引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34:25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王禀在工地上巡视着,这是汴梁的东面,他将来的战场。现在这片战场上的军汉,少部分是他从河东带回来的,大部分是从黄河岸边带回来的。最少的已经跟随他有十天时间了。河东与河防的军汉打散编制,已经互相了解。全军都知道他王禀等人河东的激战,太原、汾州、隆德,这一个个浴血奋战的城市,让河东的将士树立了对王禀的信心,而这份信心也传递到了河防军的身上。

因此王禀的工地开工是最顺利的。到了中午的时候,有一名青年将领找王禀报道。王禀心中奇怪,没听说今天会调人来呀。这名将领来到王禀跟前,拜了一拜:“末将单廷圭参见节帅。”

王禀伸手示意他起身,细细询问。原来王禀早上提出需要一个精通开封水文的官吏,张叔夜本要到都水监去请,但刘鞈熟知京城军官事,知道单廷圭最善引水倾人,熟知水文地理,每年还负责巡视黄河,防止水害,人称“圣水将军”,于是把他派到王禀帐前听用。

王禀这边一切顺利,神武东军的解潜也没遇到什么麻烦,三衙的命令下来,开封禁军遵令而行,无非动作慢一些罢了。

折彦质遇到了一些小麻烦,他从麟府军带了的折家基本部队在白马渡被打散了,虽然已经收拢,但恢复士气还需要一点时间,而只有通过折家军为骨干,折彦质才能掌握和他毫无渊源的两京厢军弓手。

刘延庆遇到了大麻烦。因为他刘家的部队,那支由环庆军和漉延军拼凑起来的军队,在幽燕之役中受了重创,目前驻屯在京西北路或称陈州府养伤,目前由辛企宗的兄弟辛永宗担任统领。在这样短期中,损失这么多的人马,自西军成军以来,这还是极罕见的事情。它受到这样大的损失,理应向上峰取得补偿,这似乎已成为官场中一条不成文的法律了。

但没有补偿,连他们最大的靠山童贯都倒台了,刘延庆自身难保,又何谈补偿他们。刘延庆在枢密院军议的第二天,就向陈州派出刘光国和辛企宗,让他把这支军队带回汴梁。

刘光国到陈州找到辛永宗,好不容易,把部分军官找来,由刘光国宣读了两京道宣抚司的出征令,命令还未读完,军官们就一哄而散,跑得无影无踪。部队中当然找不到人,临时寄寓的处所也不会有他们的踪迹。一年多以来,他们十之**的时间都在窑子、勾栏、赌窟、博坊中混过来的。军官们一头钻进这些老窠过着优哉游哉的生活,轻易不肯再钻出来。迎敌是刘延庆的部下根本不能考虑、绝对不能接受的命令,管你老东家也好,宣抚司也好,谈别的还可以商量,再去与如狼似虎的金人交锋,万万办不到。

这一支军队,从白河沟的生死场上下来,再也不想去干老本行。他们要终老在陈州府这一片温柔乡中,谁也不高兴到前线去为哪个卖命了!

“只是本军军饷短绌,官兵们一贫如洗,怎得成行?”

“这话对了!”其余的军官也一齐起哄,七嘴八舌地嚷喊道:“本军军饷奇绌,官兵们个个欠了一屁股的债,哪里走得脱身?”

“走不脱身,走不脱身。”这话也许不假,军官们欠了酒楼、行馆、博坊、勾栏一屁股的饭债、嫖债、赔债,戏债,但这些债务不是由于军饷短绌,相反地,倒是因为军饷特别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