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宋武夫 > 靖康篇 一片孤城万仞山 第十二节 宣赞

大宋武夫 靖康篇 一片孤城万仞山 第十二节 宣赞

作者:引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34:25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呼延庚先说了几句开场白,便道:“现在有指挥使八人,指挥虞侯十四人,山上人马来自数百指挥。各路人马号令不一,如何与金贼相抗,本将今日便要厘清编制,统一号令。”说罢,左手一伸,赵伯臻便递上一卷册子。

“这几日,赵参军已将各指挥人数点过,现在说明整编原则,八名指挥使各领本部,另提拔两位属下人数最多的虞侯升任指挥使,这便是十个指挥,再将十位虞侯各领所部加入这十个指挥,每个新编指挥以五百五十人为限,不足的人数调散兵补入。”

这样安排的好处,是原来各指挥的兵将相互熟悉,可以尽快恢复战斗力。而且在互相都不是很熟悉的情况下,是不能贸然将有官职在身的人剥离掉的,这样做了百害而无一利,只会造成其它人的猜忌、不信任。

而各指挥内空缺的都头、押正职位,则从呼延庚原先麾下的六百人中抽调担当。

呼延庚看了石行方一眼,石行方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呼延庚拿出王禀给的胜捷军总管印,摆在桌上,随后说到:“每两个指挥编作一厢,这便要五位厢都指挥使了。”

他毫不客气,将丘穆陵仲廉、步鹿孤乐平,普六茹伯盛各领一厢,丘穆陵仲廉不在,厢都虞侯关力原暂领其军,随后,他叫道:“宣赞,为第四厢都指挥使,石行方,厢都虞侯。”而且分派给第四厢的两个指挥,都来自都门禁军。

“尔等都从都中来,定能和舟共济,共杀金贼。”

宣赞喉头动了动,随后站到堂下,低声说到:“领命。”石行方见状,这才站起来说到:“领命”。

呼延庚本想任命熊大白为第五厢都指挥使,反正第五厢都来自河北禁军,熊大白煞气重,定能镇住局面。

这时,宣赞越众而出:“将主,末将保举一人。”他正五品的防御使,把呼延庚唤作将主,自称末将,是给足了呼延庚面子。这下,呼延庚也得忍住被打断的不快,问道:“你保举何人?武艺如何?带过大军吗?”

眼下的高级军官就是宣赞一人,呼延庚问是否带过大军,便是要否定其它人的资格。

“这人虽然未曾带过大军,但武艺精熟,远在末将之上。只是蔡贼当道,只好屈在下僚。”

呼延庚听了这话,心里想起水浒的情节来,心想难道是关胜吗?

只听宣赞道:“在蒲东做一个小小的巡检,也震慑周边贼寇,不敢作乱。”

“巡检司?他大号是什么?”

“此人姓郝,名思文。”

郝思文,呼延庚心到,宣赞郝思文,果然秤不离砣坨不离称,在刚刚见到宣赞的时候,呼延庚还很诧异,但想想施耐庵大作家写《水浒》的时候拼命灌水,将宋江三十六人灌水成了一百零八将,自然要拉一些不相干的人凑数,也就释然了。

现在,厢都指挥使也没特别合适的人选,施耐庵将宣赞郝思文并列,总也有些依据,便信施大爷一回。于是让亲兵传令郝思文到宝殿上来,授予第五厢指挥使,熊大白为第五厢都虞侯。

宣赞,原都门禁军铁林军左厢都虞侯,郑州防御使。本是禁军中一个小使臣,只因比连珠箭胜了辽国使臣,长了太上皇的脸面,又得郡王赏识,娶了清河郡主,成了郡马。

只是说实话,宣赞长的并不好看,他的脸有些过长了,眼睛不光小,而且看起来还像是三角眼,嘴巴大则大矣,嘴皮子却显得有些薄,常年校场练箭,让他的皮肤黝黑粗糙,五大三粗的体格,更是与宋代的审美格格不入。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