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美洲日不落 > 第八十九章 移民路下

美洲日不落 第八十九章 移民路下

作者:道士仗剑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34:1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呜……呜……

随着码头上的一声笛响,十几艘挂着英国国旗的海船缓缓驶离江户港,港口上,几名被胡均定安排在驻江户公馆的汉国官员,正在朝船上的人招手。

向他们表达这一路祝福!!

不多时,十几艘移民船就消失在了江户港内,朝着大洋驶去……

而在三天后,第二批移民船也会抵达江户港,在修整几日后,也会和第一批十几艘移民船一样,踏上去往美洲遥远的旅途。

等到第二批离开后,第三批移民船队,也是最后一个船队,也就将在两天后到达江户港,然后也会在三天后离开……

三批次船队,就像商量好了一样,前脚刚走,后脚就来。

就像一个准时发车的火车,准时准点的出发,最终相会于北美。

这也是胡均定一开始就要求的,要把移民做成一个精密运转的机器,就像本土的轨道马车一样,什么时候上车,什么时候下车,乃至什么时候到站,都要有一个完整都时间表。

茫茫大海上,十几艘打着英国米字旗,带着数千移民的庞大的船队,正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行驶。

天上的太阳高悬,下方的船队在辽阔无边的海面上起伏,就像骑在烈马上的勇士,无时无刻不在驯服着身下的烈马!!

而这个烈马,叫太平洋!!

嘎嘎……嘎嘎……

熟悉的海鸥声从船队的不远处传来,站在甲板上看海的内陆移民,就像看到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互相窃窃私语的讨论着。

“李大头,你看头上那些鸟,像不像大雁?”李张氏站在甲板上,对身旁的丈夫李大头指着头上的海鸥说道,从未见过海鸥的她,只能拿曾经看到过几次,但看不太清的大雁作为海鸥的代名词。

“什么大雁,那叫海鸥。”从船上那些兵差爷那得到点有关大海消息的李大头,有些不屑的对没有见过世面的妻子李张氏反驳道,语气中充满了高傲,好似他知道天上的飞鸟叫海鸥,是个了不得的大事一样。

“嘿……李大头,你是不是吃多了,还是船上哪个骚狐狸把你迷住了,敢这么和老娘说话。”李张氏看着李大头那神气的样子,就气不打一处来,随即撒泼道。

“伱人怎么这样,怎么到船上,还这么没有规矩。”看到甲板上的其他人,都朝他们看来,李大头有些不好意思的对李张氏说道,“你……你以后说话小点声,对了,以后还要学字,学文化,做个文明人。”李大头对李张氏教育道,之所以如此,还是因为在船上受了随行移民官员的教育。

“你……”李张氏还没有说完,就被李大头拉进了船里。

早在出发前,以及出发后,船上就带着不少老师,这些人的职责就是在船上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尽可能教会这些移民,基本的文化,基本上每天都有几节课……

这几节课主要就是,文字,基础数学,卫生,以及爱国教育。

所谓文字还好理解,但是这个文字和普通的认字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加入了刘鹏在移民船队出发前,添加是拼音教育。

作为来自后世的刘鹏,在这个时代没有人比他更明白声调的重要性,而在此时的神州,尤其是偏远地区,十里不同音,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哪怕是在城市地区也是如此,老百姓,乃至达官显贵,操着各地的方言,互相交流。

这在地方上,当然没有问题,但一但普及到全国,就会出现很大的麻烦,虽然各朝各代,都有特定的官话。

如唐宋时的洛阳雅言,明朝时期的官话,根本就是拿南京话作为标准,而到了清朝开国初期,其实也是用南京官话为标准官话,但随着时间长了,出身北方的清朝,不可避免的在口音上偏向中原官话,或者说是北方官话,所以最后也就诞生了所谓北京官话,也就是后世普通话的前身。

但是直到现在,外地官员进京,依旧说的官话不是那么标准,尤其是地处偏远的地方更是如此,也因此出现了一个笑话,那就是接见外地来的大臣时,竟然需要翻译。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