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我要做皇帝 > 第四十二节 长漂

我要做皇帝 第四十二节 长漂

作者:要离刺荆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34:15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科举制度毫无疑问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最伟大的发明,且没有之一。

即便是在两千多年后的那个世界,科举制度也依然兴旺发达,并且扩散到了全球,虽然那时的科举制度已经变换了形式,换了个马甲叫公务员考试。

大****每年的公务员考试,应考者如过江之鲫,为了一个名额,无数人寒窗苦读,白首穷经。

其他国家的情况也差不多。

安逸、稳定、舒适、体面,就是公务员的代名词。

不管它叫科举也罢,叫公务员考试也好,本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为国家机器寻找操作工!

刘德看着便宜老爹,道:“近日儿臣常在长安街头流连,微服审视市井,多有见到穷苦潦倒的士人,彼辈不远千里,跋山涉水,来到长安,为的就是一个荣华富贵,希冀以得天恩,可惜,我汉家制度只有举荐,然举荐需要的门槛太高,此辈中人少有能跨越者……”

刘德侃侃而言。

他说的都是事实,此时的长安作为汉家的都城,天下首善之地,跟后世大****的北京一样,都生活着一个特殊的群体。

北京有北漂,长安有长漂。

北漂为了梦想打拼、努力、奋斗大多数人的生活并不乐观,甚至有些人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而长漂的情况却比北漂更凄惨。

长漂的主要组成群体,都是来自关东各地的各学派士子。

前世十几年的诸侯王生涯,刘德是多少知道如今天下的士人情况的。

自从汉初战火渐渐熄灭,天下恢复安定之后,本来被战火赶的到处颠沛流离,没有居所的各大学派的传人们终于能安下心传播学问了。

首先跳出来的开山立派的是儒家,然后其他各家纷纷跟进。

只是儒家因为胆子更大,步伐迈的更快,同时有着更系统的传授模式,因此,渐渐开始压倒其他诸子,在士子中占据了主流位置。

儒家是怎么干的?

就以此时的情形为例,胡毋生以公羊春秋第六代嫡系传人的身份在麓台广收天下士子,来者不拒。

其门下可谓英才汇聚。

像公孙弘等后来的大臣都出自其门下。

胡毋生的师弟董仲舒在广川开宗立派,同样广收天下士子。

在鲁地,诗经的当代传人申公德高望重,门下弟子遍及朝野,像楚王刘戊就曾在申公门下听课,后来刘彻的建元新政的主持者赵绾、王臧都是其门下弟子。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