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宋王侯 > 第七十六章 水库之法

大宋王侯 第七十六章 水库之法

作者:九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34:12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本书的正版在纵横中文网站,希望喜欢看本书的朋友,能够来纵横订阅捧场,给我支持和动力,我感激不尽。)

包括赵匡胤在内,众人听着已经入神,他们从未听过有人能把黄河水患从根源处如叶尘一般说得如此明白。

水土流失的道理,在这个时代可是从未有人提出过,叶尘一说,众人再度陷入沉思。不过在场众人都心智不凡,虽然首次听说这个道理,但略一思索便大感有理,都不禁先后点起头来。

“臣一个多月前入城时,便听说过开封汴河因黄河水而泥沙淤积,必须年年清理河道,可即便如此,还是赶不上河床抬高的速度。”叶尘又说道。

众人闻言点头称是,他们也知道在汴河连接黄河的河口附近,堤内的纲船甚至比堤外房顶还高,都是因为黄河泥沙倒灌的缘故,为了疏浚汴河河道,每到冬天就要驱动大批劳役和厢军。汴河两岸的百姓,为此苦不堪言。而这还是汴河远比黄河窄的缘故,否则若是换做黄河,引起民变都有可能。

叶尘趁机又说道:“所以,治理黄河水患的治本之法,乃是在黄河上游关中、关西、河西一带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和不毛土山上栽树、种下植被。”

这一下,众人眉头皱了起来,叶尘不等众人发难,便主动说道:“想必陛下和诸位大人已经想到,此法固然是治本之法,但关西、关中、河西三地皆是黄土堆积成山,欲使山上有草木覆盖,恐怕非积百年之功不可为。所以,此法是长治之功,非当务之法。”

赵匡胤眸中有让人心折的莫名光芒闪动,说道:“就算非百年之功不可为,此治本之法也要施行下去,且长时间坚持下去,我赵家皇帝一代不行,那便两代,甚至三代,朕不信百年之后,做不到此事。”

叶尘闻言,不由心中感慨不已,对赵匡胤雄才伟略和长远目光由衷感到敬佩。但他还真不看好赵匡胤的想法目标。以后世人力、机器之力、育苗之力,多少年过去,那关西、关中、河西之地的不毛之山,黄土高原上依然大部分光秃秃的。不是政府不够重视,实是其中牵扯到的不稳定因素太多。有人本身的因素,也因西北干燥、少雨的根本缺陷。

总之,叶尘还真不认为这事是封建社会王朝所能够做到的。但这些话他绝对不会说出来给赵匡胤听的。没看就这一会,几位重臣先后都说了‘陛下圣明’‘官家高瞻远瞩’‘圣上所行功在千秋’之类的话。这个时候说出来,摆明是给自己和大家找不开心嘛!

叶尘犹豫了一下,避过栽树、种下植被之事不说,又道:“臣提议,关西、关中开始至熙河路,黄河两边当禁以伐木,否则若是山中树木采伐一空,不毛之山越来越多,河中泥沙便会不断加倍增多,届时黄河必然更加难治。”

众人深以为是,赵匡胤更是直接对左右负责传旨的太监说道:“王继恩!将此事记下,回头将其中原因附注说明,再定下相应律法,然后即刻下旨给黄河流域所过之路、州、县。”

说完之后,赵匡胤想了一下,又对叶尘说道:“叶卿!这治本之法已经说过了,可有其它短时间内奏效之法。”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