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回到明朝当霸王 > 第24章 韩铭聿与韩桃桃

回到明朝当霸王 第24章 韩铭聿与韩桃桃

作者:行者寒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34:00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朝堂之上,此时正因为崇祯皇帝的一条任命,吵的不可开交。

原因也很简单,数日前京城接到汉中流贼降而复叛的消息后满朝震惊,在六部九卿以及御史言官铺天盖地的抨击之下,崇祯皇帝下令罢免了五省总督陈奇瑜,并随后又将其发配戍边。

本来这事儿十拿九稳根本就不会再起什么波澜,可这时偏偏有个小小的户部主事,上了一封奏疏为陈奇瑜谋不平。

崇祯皇帝也知道将责任完全推到陈奇瑜头上略有不妥,而且奏疏中有几句话深得崇祯皇帝喜欢,崇祯皇帝就打算给这位叫韩铭聿的主事提为员外郎。

从正六品的户部主事到从五品的员外郎,晋升幅度并不大,只升了半级而已,没曾想竟然遭到满朝文武的联合反对。

“陛下,汉中之事早有定论,当务之急乃是如何剿灭四散在陕西之流贼,户部主事韩铭聿为陈奇瑜翻案居心叵测、扰乱朝堂,微臣以为不仅不能升,当治其罪矣!”左都御史张延登手持牙牌出班奏道。

“微臣同意张大人的意见,朝廷为了剿灭流贼不惜千里调兵,所消耗的兵马钱粮不计其数,好不容易将贼寇堵截在那车厢峡,却因陈奇瑜的失误导致功亏一篑。

倘若陈奇瑜无罪,那汉中、宝鸡乃至整个陕西数百万的百姓又有什么罪?陛下三思啊!”礼部侍郎王远慷慨陈词,说完竟跪了下来。

“请陛下三思!”王远话音刚落,六部、督察院一众御史并科道言官尽皆下跪请求崇祯皇帝收回成命。

崇祯皇帝正襟危坐与宝座,他今年刚刚二十四岁,但脸上却看不出任何朝气,紧锁的眉头间满是疲惫之色。

承继大业七年以来,大明举国上下就没安生过。

崇祯元年,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

崇祯二年,全陕天赤如血。

崇祯四年,山西大饥、五年大水、六年瘟疫,七年秋蝗,村无吠犬,十室九空。

……

崇祯皇帝将大明之灾皆归罪于自己的不勤政,是以每每天不亮就开始处置政务,半夜三更仍旧不肯休息,在政务之上也多听从内阁大臣们的意见。

但七年过去了,大明上下不仅没有一丝的好转,流贼和建虏反而愈加猖獗了,这让崇祯对这些朝臣们也开始将信将疑。

户部主事韩铭聿的奏疏不似其他朝臣们,写封奏疏句句引经据典往往奏疏最后两句才肯表达真实意见,韩铭聿言辞切切、针砭时弊,话当真是说到了崇祯皇帝的心坎儿里。

也是这个原因,崇祯皇帝觉得此人是个可用之才,是以想提拔一下以便以后听用。

可一看言官们这阵势,崇祯皇帝心里十分的郁闷,他不知道这些言官为何总是反对他,但却又拿这些言官没办法,风闻奏事本来就是言官的职责。

崇祯皇帝只好将目光扫向了内阁首辅温体仁。

“温爱卿意下如何呢?”崇祯皇帝问向温体仁,温体仁向来能体察他的意思,他希望温体仁能在此事上站在他这一边。

内阁首辅、中极殿大学士并太子太师温体仁没敢抬头去看崇祯皇帝的眼睛,而是向左挪了一步弯腰行礼道:

“陛下,然陈奇瑜致使朝廷多年努力毁于一旦,罪不容恕,至于这韩铭聿,臣觉得王大人所言有理。

臣认为韩铭聿以陈奇瑜之罪做文章,目的就是引起陛下的主意,实属沽名钓誉之辈,陛下当降罪以正视听!”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