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宋有种 > 番外之153  死高俅吓走活兀术  六

大宋有种 番外之153  死高俅吓走活兀术  六

作者:大罗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33:3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六月二十二日,傍晚。

东北的夏日昼长夜短,时间虽然已经到了傍晚,但是天色却一点也不暗。太阳依旧悬在空中,散发着无穷无尽的光和热,仿佛亲眼目睹这场被后世称之为第一次宋金战争的收官之战!

从海上吹来的带着咸腥味的凉风卷过狭窄的复州半岛,驱散了午后那一点儿炎热。夹山沟战场之上,凉风习习,让人感到非常舒适。

而无数把将傍晚温和的阳光反射成了让人心惊胆颤的寒芒的利刃和钝器,就在战线两边闪动!

也不知道是不是在赶时间,所以今天在夹山沟战场上对垒的两军展开的动作都很快。特别是金兵这边,四个万户,三十多个猛安,超过三百个谋克,将近八万正兵副兵,不过半个时辰多一点的时间,就大致上完成了列队和展开。

其中反应最快的是完颜阿鲁担任都统的一个万户,这个万户下属的七个猛安都被摆在金军的右翼,正对着依托猴石山布阵的宋军左翼。

完颜阿鲁麾下的部队是最先开出大营的,稍加整理之后,就立即向宋军的左翼发起了扑击。

也许是觉得宋军主帅新丧,后路又“失陷”,所以一定会人心不稳,将无战意。因此一心想为好兄弟完颜阿鲁补报仇的完颜阿鲁也等不及全军列阵完毕,就命令归属自己指挥的一个渤海猛安和一个室韦猛安,一块儿发起了扑击,同时还命令两个女真猛安的将士轻甲乘马,向宋军连营的侧后迂回。

四个猛安,连正兵加辅兵一共出动了一万余人,光是从正面扑击宋军营垒的渤海、室韦甲士就有将近六千。这六千金兵以谋克为单位组成了一个个的方阵,顶在方阵前面的,都是披着两层重甲的硬军甲士,手持着各种长柄的兵器。跟在硬军甲士背后的,则是阿里喜辅兵——虽然是辅兵,但是他们的装备和武艺也不一定差,因为这些辅兵都是正兵的子侄,并不是廉价的肉盾炮灰,也有机会得到比较好的装备。现在这些阿里喜兵兵没有携带长柄兵器,而是带着弓箭,背着盾牌,挎着可以单手使用的狼牙棒。

这些渤海、室韦甲士,就在谋克长官和蒲辇长官的指挥下,以尽可能整齐的队伍向前推进。

维持队形对于兵农(牧)合一、步骑不分的部族兵来说是很不容易的。这些来自北方苦寒之地的战士更强调个人的勇武,而不是集体的力量。

另外,在大金崛起至今的十几年间,金兵很少会和对手打大规模步兵阵战。毕竟辽金交锋的战场太过辽阔,而且还比较平坦,非常适合骑兵纵横。而契丹人又是游牧为主的民族,契丹军队几乎都是骑兵,根本不可能靠步兵去打败他们。

所以这个时代的金兵也是以骑马作战为主,偶尔也会下马客串步兵。

既然下马作战只是副业,那么队列训练自然就马虎了。

不过此时金兵骑兵的队列还不错,无论是拐子马还是铁浮屠,都能打几十骑上百骑的集团冲锋。而且也没堕落到需要用铁链子把战马栓在一起才能维持队列的地步......

而今天被推上夹山沟战场渤海、室韦甲士,虽然没有经过严格的队列,但是金兵军官也有办法在战场上维持队伍。这办法就是走上几步,然后停下整理一下队伍,再继续前进。

所以战场上的三十余个谋克步军方阵,就组成了前后两个大横队,以非常缓慢的速度,走走停停,压向五六里开外的宋军营垒。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