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明1624 > 第十一章 证据

大明1624 第十一章 证据

作者:卢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33:16 来源:笔趣岛

“汪文言,朕可听说魏逆当时要的可是四万两,只要有四万两可保熊廷弼不死,你为什么要收五万两?朕早就听说,你在县衙监狱当看守之时,可就已经是手眼通天,有当代宋江的称呼,后来像你这种一无出身,二无身份的人,居然还当上刑部的郎中,现在又当上了内阁中书,真的不得不佩服你手眼通天。”朱由校懒得跟他继续纠缠,直接把他老底都点出来了。

虽然朱由校只说了一个大概,但汪文言感觉到朱由校好像什么都知道样的,“臣该死,还请皇上恕罪!”

“将汪文言拿了。”朱由校吩咐道。

将汪文言带下去之后,朱由校对熊廷弼说道:“带熊爱卿去收拾一下,朕过几天还有事找他。”

处理完汪文言,朱由校准备揭露东林党结党营私的证据,他要在朝会上打击东林党。

“汪文言也是你们东林党人吧,朕记得东林党魁顾叔时(顾宪成)顾先生曾说过两句话,第一句是‘木偶兰溪、四明、婴儿山阴、新建而已,乃在遏娄江之出耳’,第二句是‘人亦知福清之得以晏然安于其位者,全赖娄江之不果出……密揭传自漕抚也,岂非社稷第一功哉?’叶阁老,朕没胡言乱语吧。”

听到朱由校的话,叶向高心头狂颤,这几句话就算东林党内部听说过的人都屈指可数,他不知道朱由校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的,这样的话绝对是大逆不道的,放在现在可是要掉脑袋的事情,叶向高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

“列位臣工,有人可能一下没听懂,朕解释一下,第一句四个地名代表了万历年间的四位大臣,其中三位还是曾经的首辅,在顾先生眼中不过是三个木偶婴儿而已,第二句话,大家应该都懂了,福清便是叶阁老,漕抚便是李道甫,叶阁老,朕没说错吧。”朱由校解释道。

“陛下,臣有罪。”叶向高心理防线完全被击溃了,他扑通一下就跪倒在地。

叶向高的举动无疑是承认了朱由校的话是真的,在场的东林党人此时完全也被朱由校镇住了。这几句话代表了什么?代表了这就是东林党结党营私,控制朝政的证据。

现在朱由校让人觉得,这还是以前的皇上吗?现在的朱由校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手眼通天,高深莫测。在今天朝会上,他凭一人之力不但控制住了阉党,就连将东林党都被压得死死的。

“顾先生的确是大才之人,千里之外,一个平民百姓视我朝中大臣于无物也就罢了,但是居然还操纵朝政,真可谓呼风唤雨,手眼通天。当然东林党人有部分的确是正人君子,但难免有良莠不齐的情况,为了权力,却置国家和百姓于不顾,结党营私,排斥异己。朕在病重之时,曾见到太祖高皇帝,他跟朕说,我大明帝国内忧外患,大厦将倾,我大明随时都会亡国。你们中有人可能想着换个朝代该做官的继续做官,但是我大明的皇族不行,朕也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朱由校慷慨激昂地说道。

朱由校声音越说越大,越说越激动。下面的大臣第一次看到朱由校这么慷慨激昂,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此时大部分人都低下了脑袋,甚至不敢触碰朱由校的目光。

“东林党人朕依然会继续重用,你们中许多人都是有大才之人,但是你们一定要记得,你们首先是我大明帝国的大臣,而不是东林党的大臣。吏部尚书一职不适合东林党人继续担任,朕觉得崔自强最为合适,他不属于任何党派,而且为官廉洁,为人也刚正不阿,是不二的人选。而赵尚书为官清廉,栋梁之才,只为党争所困,朕另有重用。”朱由校冷静地说道。

“诺。”众人答道。

朱由校不等众人反应过来,继续说道:“自隆庆开关以来,每年可获得白银数十万两,天启二年再次禁海,却令走私更加严重,损失的是朝廷,富的却是奸商,朕决定再次开海,传福建巡抚南居益、总兵俞咨皋、守备王梦熊三人进京商议开海之事,另招佛朗机和红毛的使者一同进京商议开埠通商的事宜。”

“禀陛下,官僚豪强多与商人勾结,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与佛朗机等蛮夷甚至海贼勾结,劫掠良民,开海事宜还需从长计议,望陛下三思。”左副都御史郑三俊说道。

“现在我大明外有强虏,内有灾害,军士缺饷,百姓缺粮,这些都需要钱,而现在国库空虚,朕现在不但需要钱,而且需要大量的钱,钱从哪里来?众位臣工能否给朕指条明路?千万不要说给百姓加赋,现在百姓就快连口吃的都没有了,再加赋,只是逼着他们造反。

朕知道我大明有钱,而且钱多得可以买下几个大明,只不过钱不在朕手中也不在国库,在谁手里,我们大家都知道。在这朝堂上,很多人比朕有钱。都说朕富有天下,可这天下的钱却都不在朕的手里。朕说得对吗?如果谁能用九族性命作保,两年给朕弄一亿两白银来,你们说怎么做,朕就怎么做?怎么样?谁敢立军令状?”朱由校环视了一圈,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

“怎么,众位大臣没人能做到吗?”朱由校又问了一句。

“陛下,臣以为可以下旨增盐课。”阁臣韩爌说道。

“朕说过从今天开始永不加赋,朕只希望那些以前没有缴税的主动缴税。”朱由校看着下面的大臣说道。

可朱由校的话说完,在场的大臣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表示要主动缴税,清廉的大臣根本无法缴税,贪婪的大臣依然不想缴税。

“大家做不到,那就按朕的来。这大明的江山,你们救不了,朕是一定要救活的,该割肉的朕一定会割,绝不会犹豫。户部李尚书,从即日起,皇庄田地重新丈量,按田地缴税,三十税一,从今天起朕带头缴税。”朱由校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