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我成了始皇帝的系统 > 第五十三章 龙游浅滩无人问,鱼跃龙门天下惊

第(1/3)页

泗水郡,淮阴县……

夏以淮阴淮河为界,划分徐扬二州。

商周称之淮夷,春秋为吴国所并,吴亡后,楚越相争终归楚,秦一统天下设淮阴县,县治甘罗城。

因水系发达,淮阴也算是富甲一方的强县。

规模宏大的码头上,密密麻麻的苦力正在搬运着各种货物。

车水马龙的街道两侧,各种店铺经营着眼花缭乱的商品。

不少小贩也在吆喝着,叫卖一些特产。

一名背着长剑,身穿破破烂烂麻衣的少年,正漫无目的的在街道上行走着。

他那高大消瘦的身材让过往行人不由多看几眼,饥黄的面孔,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他有些营养不良。

好几天没吃东西了,韩信饥肠辘辘的打量着街道两侧一些卖食物的店铺,不由咽了咽口水。

可是身无分文的他,除了用力多吸一口气,闻着食物的香味之外,就只能干看着。

突然一声声朗读声吸引到了他,他循声望去,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城西的尽头,来到一个偏僻的角落。

“帝国学堂。”

四个庄严的大字印入他的眼帘,孩童明亮稚气的朗读声,让他感觉似乎不再那么饥饿。

学堂院中传来的朗读声,他并不陌生。

乃秦朝前丞相李斯编纂的启蒙教学,仓颉篇之中的内容。

在秦朝是不允许私下传授百家学说,尤其是诗经此类毫无实用性的东西。

天下广为流传的启蒙教学共有三篇,其中为丞相李斯编纂的《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编纂的《爱历篇》,太史胡毋敬《博学篇》,这三篇启蒙文章,乃是参照旧周启蒙学篇史籀篇而作。

当然自秦一统天下后,并非只习这些启蒙之学,而是有一套严格的教学体制。

前不久始皇帝亲自颁发新政,举国修建学府,便令众臣又从百家典籍之中,赛选出不少经典之学,用来育民修心。

诗经等一些**得以解封,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

秦国的学府,与其说教人学问,倒不如说是教人识字。

一切皆以帝国最高利益为准则,因为秦一统天下,底层小吏最为缺乏。

而作为底层小吏,无论是收税,编户,还是管理一方,最迫切需要的不是卖弄风雅,而是认识字。

因为这些工作都离不开人名,所以秦吏不一定要有很大的学问,但认识的字一定要多。

依秦律,修学之人,可免徭役。

作为战争机器的秦国,可不仅仅只培养文官,对于士官的培养也是空前绝后。

许多世族出身的孩童,自幼便要学习骑射以到成年,熟练驾驭战车,这些都是必修之课。

无论是修文,还是习武,都与普通黔首没有半点关系。

因为秦帝国的黔首们,只需要会开荒耕田,建城筑墙,为帝国前线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资补给。

四季更迭,但凡农时,各地官吏都会挨家挨户走访,将准确无比的农时带给每一户人家,以免错过农时。

当然他们在农闲时,也不会真的闲下来,当地官府还会依照秦律,对那些年轻力壮的青少年男子,进行军事化训练,已备不时之需。

一旦前线吃紧,这些年轻力壮的黔首们,就能给大秦帝国前线,提供源源不断的兵员。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