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回到明朝当王爷 > 第462章 天兵

回到明朝当王爷 第462章 天兵

作者:月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0:59:52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杨凌的大军已经赶到了哈利莽来。

鼓角轰鸣着划破长空,整齐的战阵,寒光闪闪的兵刃刀枪,高高飘扬的各色旗帜,宏阔雄浑,不动如山。三万大军踏过金秋的草原,其徐如林。

佩刀挂盾,高执红缨长漆枪的骑兵方阵杀气腾腾,宣示着无尽的威严煞厉。铁骑中央一辆四轮马车,前后簇拥着铁甲卫士,旗幡掩映,气势雄浑。

一名骑士飞马驰来,肩头红色小旗猎猎生风。到得近前翻身下马,那风尘仆仆的骑士嘴唇开裂,却连气儿都顾不上喘,就急匆匆掏出一封密函双手逞递过去。

侍卫递过一只水袋,同时接过信函急急走到车前低声禀告几句,车帘儿掀开,杨凌端然坐于车中,车子仍然摇摇晃晃地向前行驶着,杨凌启开信件仔细阅读了一遍,沉思片刻,说道:“来人,通知前队,转向撒里怯儿,直取忽兰忽失温!”

传令兵应声而去,大军陡然转向,车马辘辘折向西北方向。

杨凌展开地图,仔细观察一番,唇边不禁露出一丝笑意。

忽兰忽失温是阿鲁浑河、斡难河、图拉河三水交汇之地,三面环水,最最险恶。同时忽兰忽失温附近多山,有利于骑兵部队隐藏转移,很显然,伯颜猛可仅剩的筹码已经经不起消耗了,唯在在此绝境,同时也易守不易攻的地带,再做最后挣扎。

可是他却忘了。就在这里,就在一百多年前,瓦刺可汗马哈木,以三万铁骑对抗大明皇帝朱棣。意图利用骑兵优势大败明军,结果是大败而归。自从之后,永乐大帝再做北征,连敌人的影子都找不到,一战打散了他们地军心,一战就是几十年的和平,那一战,明朝大军摧毁瓦刺铁骑的秘密武器,就是神机营的火器。

一百多年前地明军用火器大败瓦刺,一百年后的今天。大明的火器对付不了鞑靼人的铁骑吗?杨凌微微地笑了起来。

他已经收到了红娘子的消息,知道了他们两军交战的详细情形。

伯颜猛可那几只片刻不离身的‘海冬青’,盘旋在伯颜猛可军营的上空。被红娘子用望远镜无意间看到,就此暴露了他牛角阵的真正主力所在,红娘子毫不犹豫,就在谁也不会相信她这么快就孤注一掷全力突围的时候,于当天夜间突袭实力空虚地左翼。杀出了重围。

更叫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竟然根本不顾夜间突围、阵容散乱,不易集中和沟通指挥的弱点。甫一杀出重围立即兜转战马实施反包围,将伯颜猛可地大军困在其中。

伯颜猛可费尽心机把朵颜军逼到这个地方,就是知道这里是一块死地,他岂肯让红娘子如意,于是立即整合队伍趁朵颜军尚未合围,再次反突围。

两军都是乱军,彼此混杂在一起一场混战,这一战伯颜猛可损失惨重,由于双方人马彼此裹胁。各种声光讯号的命令全都失去作用,两军直杀到太阳升起眼能视物,这才开始逐步用旗帜聚拢兵马。

直至近午,伯颜猛可才将所部全部集中,向西北突围逃逸而去。朵颜军也因伤亡惨重需要整合,这才没有追去。如今大明军队又自东北和南方驰援而来,重重大军包围之下,伯颜猛可已是日暮西山,只能垂死挣扎了。

三只雪白的信鸽带着暗语写成的密信从杨凌的车顶飞起,箭一般**云宵,直向南方而去。它们捎去了杨凌地命令,要求许泰率领的外四家军立即改变行军方向,一同杀向忽兰忽失温。

为了以防万一,在信鸽之外,杨凌又派出了一队信使。其实他本不必如此,这些信鸽都是精心挑选的异种,不畏雨雪沙尘天气,善于高飞和夜间飞行,三只信鸽齐出,必有一只能够把信送到许泰手中。

因为大多数猛禽不在夜间出没,即使有,比如猫头鹰,也是低飞地猛禽,很难捕到展翅高飞的信鸽。信鸽从唐宋时期就已用于军中传讯,至明代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甚至一些豪门大族也养有信鸽用来传讯。

正统年间,滩阴曾有一户人家抓住一只鸽子,正想杀掉时现鸽足上有一封油纸封裹的信,打开一看,这信是从京师三天前寄出的,两地空距七百多公里,可见这信鸽的度。关外地广人稀,不比关内驿站完善,从奴儿干都司到北京数千里的距离,有时有极重要的军情,所以军鸽应用较多。

遣走了信使,杨凌陷入沉思当中。他对自已这支军队的战斗力是很信得过的,当然,这种战斗力是攻防之间地战力,大草原上的长途奔袭、扰敌、迂回包围等事情,还需要朵颜军的密切配合才行。

毕竟,军队的战斗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立起来的。骑兵的战斗力尤其如此。全民皆兵的鞑靼人先天就占有马上的优势,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杨凌这支由两万边军和一万民团丁勇组成的军人,大量使用了火器。

这些火器包括物美价廉的群殴必杀器手雷,和多管火铳,而且多管火铳采用了燧枪的设计原理,燧加多管,对方的骑兵冲过来时,将会现自已是陷入了一场恶梦。

这样一来不但火力犀利,最重要的是易于训炼,使彭小恙的民团军迅具体了强大战力。大集团军作战,他们连射击准确度都不必考虑,只要武器准备及时,简直几个月的密度训炼,就能练出一支强悍的杀人机器。

然而。他们所用的火器并不是全部由关内运来地。其中一部分是杨凌家的兵工厂自已造的。成绮韵在松花江船厂附近,建了一个秘密的火器研制基地,除了从关内进口一部分钢铁,在铁岭卫附近还建造了一个属于个人地小型练钢厂给他们提供优质钢铁。至于火药。则是按照杨凌优化后的火药配方自已制造。

成绮韵利用朝廷放松工匠管制,可以以银代役的机会,还重金从朝廷军器局挖来了几个火器专家,其中包括当年曾与杨凌议论过火器攻防的南京军器局大使6泽楷和程秉希。

这两个火器迷正在研究6用火炮,一个设计易于草原使用的火炮,另一个研究运载火炮在草原上快移动并投入战斗的炮车。

尽管成绮韵派人秘密向杨凌交付这批武器时已经交待明白,这一来火器数量虽然和关内运来备战的火器数量不符,但是她已经利用杨凌在军政特各个领域的影响力,指使很可*的人对火器从出厂一直到运送、颁各个环节的文件、公函进行了修改,绝无破绽。这次投入这批武器一则是为了保障杨凌所带军队地火力。另一方面也是检验自家武器的实战能力,但是杨凌知道后却很是恼怒和不安。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