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新书 > 第54章 暮鼓

新书 第54章 暮鼓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0:59:52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马援三十老几的人了,居然还有娶妻,只有两个上不了厅堂的妾室,分别为他诞下一女一男。

那个五岁男孩马廖是其长子,他今日被姐姐带着来,其实是为了避嫌。

因为这年头女子不能轻易对陌生人报上自己的名,所以姑且称她为“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马淑女”。

茂陵马氏家教很好,即便马援十几年来不怎么着家,即便她只是庶长女,也很遵循礼仪:端坐时脚背贴地,双手放在膝盖上,身体微俯,只看着第五伦的膝盖说话,而避免与他对视。

这叫“共坐”,是面对尊者、长辈时的坐姿。

毕竟按照常安百姓的脑补,第五伦跟马援、万脩二人,只差像刘邦、项羽那样结拜为兄弟了。马氏淑女大概也听了类似故事,自动代入到大侄女的角色,尽管她只比第五伦小三岁。

“有两位伯父帮衬,五威司命府没有为难我家,倒是听说,第五郎官也被家父连累入狱。”

马氏淑女替她父亲向第五伦致歉,但她显然不是为此事而来,果然忍不住道:“敢问第五郎官,家父当日究竟为何纵囚?”

当然是因为马援跟万脩情投意合啦。

第五伦将过程简略一说,言语中不乏对马援讲义气的夸赞,马氏淑女默默听着,脸上神情有些复杂。

一会是对父亲重义敢为的自豪骄傲,一会则是对他为一个陌生人,抛下家庭不顾的怨气。

末了她追问道:“家父可曾留下话,说去往何处?”

人家都跑上门求问“爸爸去哪儿”了,儿女总不能举报马援,第五伦便道:“文渊临走说,他要与万脩前往厌狄郡(北地郡),等待大赦。”

北地就是后世甘肃宁夏一带,靠近匈奴,乃是朝廷力量薄弱地区,完美的法外之地。

马氏淑女看了眼弟弟,苦笑道:“第五郎官果然晓得,反是吾等不知……厌狄郡很大,可说了具体去哪县?”

马家虽大,可马援这一系却只有她这长女撑着,确实不容易,第五伦只能替马援强行圆上:“或是还没安顿下来,过些时日一定会回信。”

马氏淑女暗暗叹息,只道:“若是我父来了消息,还望第五郎官能告知于妾。”

言罢牵着弟弟,一同扱地行礼,然后告辞而出。行姿也有讲究,盈盈趋于府中,上了安车后,她又朝第五伦垂首致意,便离开了宣明里。

第五伦送出家门,倒是站在原地看了许久,等车影倩影都消失后,只感慨::“我与马文渊也算患难之交,情如兄弟,他亡命江湖,其儿女我应帮忙照顾一二,五福。

“诺。”

“等过几日回第五里,记得让汝父准备上好的庄园土产,送去茂陵马氏府上。”

这时候,他们却听到暮鼓轰然响起。

常安城的闭门鼓一共六百下,敲完之后,全城宵禁。算算时间,马氏淑女姊弟俩应能及时赶回中垒校尉府。

第五伦皱起眉,抬头看看还算大亮的天空:“莫非是我的错觉?亦或是冰雪映得天色更亮,今日的暮鼓,好像比平日早了许多啊!”

……

咚咚咚,暮鼓响起时,国师府中的刘歆才刚刚放下算筹。

面对第五伦留下的那串神秘数字,刘歆最初是嗤之以鼻的:“我素知扬子云,他长于辞赋文学。桓君山评价他是‘文义至深,论不诡于圣人’,但于数术方面,扬雄毫无成就。”

而刘歆则是一位通才,讲六艺传记,诸子、诗赋、数术、方技,无所不究。

所以这数字,多半是第五伦编的。

但,当刘歆随手将它放入自己因圆周率不够精确而卡住的难题中计算时,竟诡异地迎刃而解。

刘歆颇为诧异,第五伦总不可能侥幸猜中吧?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