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我的祖父是秦始皇 > 第五百四十六章 全剧终:终成传说

第(1/3)页

赵郢上前亲手扶起田击和田敬,又冲其他人笑着摆了摆手。

“朕就是过来随便看看,诸君不必多礼……”

赵郢真就是随便过来看看,杂交水稻的研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有时候需要一点幸运的成份,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时代,找不到雄性不育株,更是无从下手。

但这并不妨碍,他对这件事情的重视。

剩下的时间,他光着脚,亲自到稻田里,跟着田击和田敬仔细查看这片稻子的生长情况,跟田击和田敬两人探讨一些种植水稻的问题。

一直待到傍晚,才从稻田里拔出脚来,就着稻田边的溪水,随便冲了冲脚上的污泥。

“此乃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大事,需要的就是像诸君这等心怀天下苍生,肯俯下身子,耐得住性子,又能扎扎实实做学问的人。只是,高产水稻,从无到有,绝非易事,诸君在此,为国操劳,朕甚是感激,在此,待天下苍生,谢过诸君的大义……”

说完,赵郢就赤着脚,站在田埂间的小路上,冲着众人深施一礼。

众人纷纷捧袖还礼。

赵郢走好,很快就有宫中的侍从官,从宫里送来慰问品,每人春夏秋冬服饰两套,肉十斤,酒一坛,众人拱手致谢。

不在于东西多少,重要的是陛下对大家的认可和重视的态度。

虽然有始皇帝一起分担,但大秦如今百废待兴,每天的事务,其实都很繁忙,从试验田回来之后,他很快就把杂交水稻的事情,暂时抛到了脑后。

公子高那边,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

毕竟,与已经几乎武装到牙齿的大秦精锐相比,那些海外孤岛上,大多还都是不毛之地,偶尔有些当地居民,也不过是几乎还处在刀耕火种,饮毛茹血阶段的落后部落。

根本形成不了什么有效的的阻力。

公子高的任务,其实最主要的任务,其实还是教化引导,把这群海外蛮荒之地,收拢到大秦的治下,又或者是在一些荒凉无人的岛屿上,寻找一些资源。

最难的,其实还是远航本身。

不过这也大大刺激了大秦造船业的发展,各项造船技术突飞猛进,跟当初早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如今赵郢等的,就是等宜春格物学宫发展起来,有了足够的人才储备之后,顺势推出蒸汽机的概念,提高船只的续航能力,以及抵抗风浪能力更强的铁壳船。

除此之外,已经没有什么好说的。

虽然,他现在就比较眼馋美洲那边的玉米和地瓜,但路总要一步一步走,饭也要一步一步吃,操之过急,反而容易坏事。

故而,如今他更多的精力,反而是在各地农牧业的发展,基础设置的建设,新式学堂的普及,稽查司的工作进展,以及项羽和刘邦那边的动静上。

日子过得充实而平静。

直到六月十七日清晨,一道从南郡八百里加急而来的快马,彻底打破了咸阳的沉寂。

在南郡主持慈善堂事务的修鱼鲶带了来一个让赵郢意想不到的消息。

他与精通农业的墨家弟子禾,在上郡一处山洼,疑似发现了一株附和陛下口中形状的野生水稻雄性不育株!

随着急报而来的,还有一份样本。

赵郢强行按捺住心中的激动,上前观看。他的视力,远超常人,即便没有放大镜,也能看的一清二楚。

这株稻花,雌蕊正常,但花药很瘦,里面也没有花粉,看着应该是已经退化掉了。

跟记忆当中的雄性不育株的性状,几乎一模一样。

赵郢不由大喜过望。

当即起身,把手上所有的工作扔给兀自有些没反应过来的始皇帝,带着英布夺门而去。

始皇帝:……

半天,才缓缓放下扬在空中的手臂,看着赵郢风风火火离开的背影,脸上露出一丝哭笑不得,又复杂难明的表情。

“这孩子……”

始皇帝把目光收回来,瞥了一眼几案上,被自己大孙虽然扔在那里的传国玉玺,微微摇了摇头,深邃的目光,重新平静下来,坐到自己的位置上,神色平静地翻开一份奏疏。

黑的目光也有些复杂,弓着身子,感慨道。

“当今陛下真赤子之心——”

为了这个位置,他不知道见了多少的腥风血雨,尔虞我诈,但从未曾见过如赵郢这般,说扔就扔,毫不眷恋,也毫不设防的人物。

这可是始皇帝啊!

这个时候,甚至都不需要什么刀光剑影,只要始皇帝站出来,登高一呼,这天下就会重新回到始皇帝的手上,哪怕是如今的陛下,威望日重,在朝中军中,都有许多的班底。

但这是始皇帝!

可赵郢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信任。

始皇帝闻言,嘴角浮现出一丝发自心底的笑意。

“这孩子的胸襟格局,非常你我所能想象……”

说到这里,他挑眉瞥了一眼这位跟随了自己几十年的老伙伴,似笑非笑地道。

“放心吧,朕英雄了一世,总不能临到老了,还被一个孩子给比下去……”

黑俯首。

“臣不敢……”

始皇帝笑着摆了摆手,重新把目光回到面前的奏疏上来。

此时,大殿之外,天空蔚蓝如洗,绿树遍地成荫,阳光一如既往地洒下万道金辉。溜进大殿的微风,俏皮地掀起始皇帝几案上的纸张。

赫然已经有了几分夏日繁盛的气象。

……

赵郢带着田击和英布等人,赶到南郡的时候,得到消息的修鱼鲶和南郡郡守汲慕、江陵府长史喜等人,早已经恭迎在了路旁。

“臣等恭迎陛下——”

赵郢勒住缰绳,从乌云盖雪上跳下来,很是温和地伸手虚扶了一下。

“诸君免礼——”

说到这里,他的目光越过众人,径直落到一旁的修鱼鲶和他身旁的一位面色黧黑,身材干瘦,看上去宛若农夫的年轻人身上,很是客气地道。

“这位就是禾先生吗?”

“不敢,学生正是禾……”

那年轻人大概是很少与上层人打交道,很是拘谨地站出来给赵郢行礼。

赵郢笑着点了点头。

“不必多礼,带我去那处山洼看看吧……”

见陛下和田矩子风尘仆仆,连一口水都没喝,就径直准备奔向那一出山洼。汲慕稍稍犹豫了一下,还是提议道。

“陛下远来辛苦,不若先到城中稍事休息,喝上一杯茶水,再去不迟……”

赵郢笑着看向一旁的田击,他真是无所谓,就这么点行军强度,对他来讲,毫无压力。田击抿了抿有些干裂的嘴唇,拍了拍腰间的水壶。

“无妨,我不渴,且去田间看看再说……”

众人:……

好吧,你不渴!

赵郢知道田击这会儿心思全在那株雄性不育株上,这会儿,你就算是把山珍海味摆在他的面前,恐怕他也没心情搭理。

当今环顾众人,笑道。

“那就依田尚书之言,先去田间看看情况再说吧……”

汲慕见劝不住,只能转头吩咐左右,让人把烧制好的饭菜,送到田间地头去。

这眼看着都已经到了要用下午饭的时候,哪有让陛下和众人一直饿着肚子的道理。但事实证明,他的这项准备又落空了。

当今陛下和田击尚书一到那片山洼,整个人就陷入了癫狂状态,如获至宝地反复端详,再也顾不上其他了。

雄性不育株!

赵郢忍不住仰天大笑。

“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田尚书,我们终于找到了!”

田击也喜形于色,激动地面色涨红,拿着放大镜的手掌都忍不住微微有一丝颤抖。

“陛下,这世上果然有您所说的雄性不育株!”

对于田击来讲,最让他激动的,其实不是这世上竟然真的有雄性不育株,而在于,陛下之前所提的,亩产数十石的杂交水稻,竟然真的可能会实现!

虽然汲慕和喜等人再三邀请劝说,田击也不愿意走了。

当天晚上,非要留在这里亲自照看。

赵郢只能让人给他在一旁临时扎了一顶帐篷,又安排英布和一队护卫,在这边随行护卫,这才跟着汲慕和长史喜等转身离开。

倒不是他怕吃苦,而是以他如今的身份,真要是临时决定跟田击一起留在这里,还不知道南郡这边要折腾成什么样子呢。

确认了雄性不育株,剩下的事情,就是按照“三系法”进行杂交水稻的栽培。

赵郢身为大秦二世皇帝,哪怕是有始皇帝在后面为自己兜底,也不可能一直蹲在这里,跟着田击等人一起研究。

故而,等到田击等人的研究,逐渐走上正轨的时候,他就放心的离开了。

事实上是,他觉得剩下的工作,就算是自己留下来,也帮不上什么大忙了,与其自己杵在这里,让整个南郡的人都提着小心,服侍左右,还不放开手,把这项工作彻底交给田击。

因为雄性不育株的发现,短短一月之内,原本集中在阿房宫内的农家子弟,以及精通农业的墨家子弟,逐渐汇聚到南郡。

在南郡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此时,外界还不知道杂交水稻是怎么回事,甚至就连汲慕和长史喜这等人物,也只是大概地知道,是当今陛下和田击两人想要培育的一种高产的稻种,至于高到什么程度的,就不知道了。

不过,再高还能高到什么地方去?

春秋战国以来,各国其实对粮食的产量都极为重视。农家学派,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以农耕立国的大秦,对粮食的耕种技术,更是极为重视。

在精细的程度上,已经达到了一种近乎变态的地步。

为此,每年都会有专门的官员,督促指导农户耕种,什么时节耕种,什么时节灌溉,什么时节间苗,甚至连庄稼的间距行距,都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

缺牛给牛,缺工具给工具。

农户需要做的,就是老老实实地按照要求,好好地种地。

听上去极为专治,事实上也极为专治。

但效果却是极好,秦地的百姓,农产量冠绝天下,硬是凭借一隅之地,供养起了秦国这个庞大的战争机器。

其中优劣利弊,只能交由后人评说了。

至少穿越之后的赵郢,在切实地了解到这种政策之后,至今没有任何想改变这种模式的想法。

这个时候,外界的人,谁也不知道,这小小山洼里,那一株看上去和其他稻子并没有什么特别明显区别的稻子,到底有什么奇特之处,竟然值得当今陛下和田击千里迢迢专程赶来,也不会知道,它到底会给这个时代带来什么样的深刻影响。

但那队披坚执锐,默默地守护在山洼旁边的大秦精锐,还是让他们嗅到了一丝非同寻常的味道。

……

就在赵郢从南郡赶回咸阳之后的第三天,也就是始皇帝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六日,皇宫里再次一片喜气洋洋。

贤妃尉未央和德妃温月儿,几乎是不分先后,各自产下一子。

这虽然已经是赵郢的第四个和第五个孩子。

但孩子的出生,依然让他很开心。

两个孩子都很健康,远比寻常人家的孩子气色更足,没有脸上皱巴巴的情况,尤其是尉未央生的那一个,眼睛乌黑明亮,手劲儿十足,小手拽抓赵郢的手指,身子都能离开枕席,让一众人不由啧啧称奇。

不少朝臣入宫朝贺。

一些够得上身份的贵妇,又或是自诩跟两位妃子有些交情的,甚至还会入宫探望。

身为绥远侯夫人的吕雉就是其中之一。

“姐姐,好像有什么心事……”

从皇宫里面出来,坐上自家马车,吕嬃见自家姐姐怔怔地望着车窗外,川流不息的人群,一副若有所失的样子,不由抱住吕雉的手臂,关心地问道。

吕雉这才恍然惊觉,回过神来,看着偎依在自己身边的妹子,轻轻地摇了摇头。

“没什么……”

吕嬃闻言,不由撇了撇嘴。

“是看到人家生儿子,又眼馋了吧……”

吕雉悠悠地叹了一口气,破天荒地没有反驳。

“我跟你姐夫成亲,至今已经两年多了,就连肥儿也已经到了该要进学的年龄,刚刚陛下还特意关照了,说是可以直接送他入皇家学堂读书……”

吕雉口中的肥儿,是刘邦在沛县的姘头,村头的那位曹姓寡妇,如今已经和刘季的父母一起,被吕雉接来咸阳。

身为妹妹,吕嬃自然知道姐姐的心思,眼睛转了转,忽然搂着吕雉的手臂。

“姐姐,姐夫如今得陛下倚重,坐镇西域不能回来,姐姐何不向陛下讨个人情,前去西域探望一番,也好顺带见识见识异域的风景……”

吕雉虽然表面不置可否,心中却颇为意动。

哪有一个家中的主母,膝下长期无子的道理。

只是见自家姐姐的反应,吕嬃便知道自家姐姐已经动了心思,嬉笑着凑到吕雉的耳边。

“姐姐若是觉得孤单,到时候我陪姐姐一起……”

吕雉看了一眼跃跃欲试的妹妹,稍稍犹豫了一下。

“你——我另有安排……”

吕雉见状,不由心中纳闷,想要再问,见吕雉却已经闭口不谈,只能撅着嘴悻悻作罢。

……

时隔一年。

年龄稍大的盼儿和御儿早已经能健步如飞,就连赵长生都已经开始蹒跚学步。他这几个孩子,体格似乎远超常人,就连学步都比一般孩子要找不少。

赵郢刚一入后宫,盼儿和御儿就一左一右地扑过来,各自抱住一条大腿。

后面的小长生见状,也摇摇晃晃地扑过来,想要往赵郢怀里钻。

赵郢见状,不由心情大好,笑吟吟地弯下腰,把御儿抱起来,放到自己的肩头,然后又伸出手,一左一右地把盼儿和赵长生抱起来,放到自己的臂弯里。

三个小家伙得偿所愿,稚嫩的小脸上全是开心的笑容,尤其是坐在赵郢肩头的御儿,很不老实,试图去摆弄自家阿翁头上的冠冕。

被王南看到,没好气地一把给抢了下来,冲着赵郢嗔怪道。

“你就会惯着他们……”

此时,虞姬和李姝也从一旁过来,各自把自家孩子接过去,不让他们打扰赵郢休息,赵郢也不管她们,乐呵呵地在一旁的座椅上坐下,端起面前的冷饮,喝了一口。

顿时就觉得心中畅快了许多。

王南见状,上前又给他倒了一杯,然后恍若随意地提了一嘴。

“今日绥远侯夫人入宫的时候,隐晦地给我提了一嘴,听那意思,是想撮合一下二弟跟她那位妹妹的婚事……”

赵郢闻言,不由眉梢微挑。

感觉颇为意外。

但只是稍稍一怔,便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

“二弟的婚事,还是让他自己做主吧,我们这些做兄嫂的,就不要再操心了……”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