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暗影明谍 > 第98章 刘戈青人生履历

暗影明谍 第98章 刘戈青人生履历

作者:重装悍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31:37 来源:笔趣岛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愚园路尽管比较安全,但该发生的事也会发生。

就在今年(1939年)的2月19日,也是春节的大年初一,大汉奸、伪维新政府外交部长陈箓,在其愚园路668弄25号的家中,在众多保镖的保护下,被军统沪海区特工刘戈青率领的八人刺杀组(其他七人:刘海山、平福昌、徐国琦、谭宝义、徐治浩、朱山猿、尤品山)刺杀于家中!还有标语扔在陈箓身上,上书:“抗战必胜,建国必成,共除奸伪,永保华夏!”落款“中国青年铁血军”。

愚园路668弄25号,一幢三层洋房,紧靠镇宁路口,处于华界和公共租界的交界处,东端的愚园路172号是公共租界静安寺捕房,东北方向不远的胶州路上有警备沪西的意大利军营,南边就是英军警备区,西边靠近沪西警察署,正北方向不到1000米就是位于极司菲尔路76号的汪伪特工总部,陈箓自己还在家门口设置了警卫岗亭,常年派两名保镖值守,可谓固若金汤。可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他还是死于军统特工的枪下,可谓是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2月20日,沪海各报竞相刊载特大新闻:“铁血军破门而入,伪外长即登鬼门!”

南京伪维新政府其后为陈箓举行了隆重葬礼,沪、宁两地均下半旗,并给其家属发给了10万元抚恤金。

刺杀行动后,刺杀组八人均迅速离开沪海,其中在一线行动的刘戈青等人奉命前往香港领赏。5个月后,刺杀组中的平福昌、谭宝义两人再次潜入沪海,准备刺杀汪逆,事泄,于6月29日在租界被捕。经过5个月的审讯,因为日本宪兵的加入,平、谭两人11月8日,供出了刺杀陈箓的实情,当天即被引渡给日军宪兵队。11月9日,沪海各报再次刊登新闻,陈箓被刺案才大白于天下。

此事当时震动沪海,并迅速传遍全国,刘戈青一战成名。而也正是因为这次的刺杀事件,使日军感到建立特务机构的必要,由中统叛徒丁默邨、李士群两人牵头组建的伪特工总部应运而生,因为其总部驻地最后确定设在极司菲尔路76号而被俗称为76号,其诞生比汪伪南京政府早了一年。

前世时,李君豪就专门了解过这个刘戈青,对其的记忆还很清楚。

刘戈青的背景与军统中的大多数人不同,既不是黄埔系,也不是军统三大地域势力(浙江、广东、湖南)的老乡,其从军入特的原因却是更为纯粹,杀敌、报国、给赏识自己的戴笠回报忠诚!

刘戈青出生于1907年,祖籍台湾云林县,出生于厦门,是华侨的儿子,家道殷富,毕业于沪海国立暨南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后赴法国巴黎大学,回国后,他约了八個同学成立了一家矿业公司,准备在福建开发矿业,却在1935年夏一次偶然机会下,在沪海保安处处长杨虎家里遇到了戴笠,被其鼓动,连同他八个同学一同加入力行社。

1938年时,刘戈青参加军统临澧训练班,以优异成绩毕业,分配到军统沪海区。其后,虽然其满腹热情,但因看不惯当时的沪海区区长周伟龙和副区长赵理君而孤僻不得志。

1938年冬,周伟龙在法租界被捕,1939年初,北平站站长王天木调任沪海区区长,其给予了刘戈青信任,布置给他刺杀陈箓的任务,而其完成的很漂亮,成就了刚到任不久的王天木。但他没想到的是,此举却得罪了副区长赵理君一派。

在成功刺杀大汉奸陈箓之后,刘戈青又带队多次暗杀日伪敌特,威名赫赫,却没想到在1939年夏的“王天木事件”后,被投靠76号的军统沪海区人事科长陈明楚出卖,和自己的女友陆谛一齐被被76号抓获。

其后的经历更加离奇!被捕后,刘戈青顶住了76号的酷刑,始终没有屈服。1940年3月汪伪政府成立后,刘戈青被押解南京,关押在宁海路25号特工总部看守所。6月20日,刘戈青利用看守的疏忽逃出看守所,在下关站搭上火车,逃到沪海,第二天乘船到香港,再乘飞机返回重庆。

戴笠见到刘戈青脱险归来,非常高兴,在曾家岩公馆请他吃饭,亲自听取刘戈青的汇报。汇报完毕,刘戈青表示要给李士群写封信,戴笠同意。刘戈青当面给李士群去信一封:

“士群先生大鉴:

“天涯知遇,至感平生。此次匆匆南下,未克趋辕叩辞,至今引以为憾。此举无他,盖大丈夫言必有信,行必有果,是乃南归请罪,静候上级处分。先生爱我,伺国事安宁后,自当图报于他日,盖此并候俪安!

“亡友明楚兄遗族,当设法照料,免介。”

刘戈青后来被派到缅甸、印度工作;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南进,又被派到新加坡等地。

陆谛在被释放后,辗转到重庆,被吸收入军统,派到息烽训练班训练,之后被派到新家坡协助刘戈青工作。

不过,刘戈青脱逃之事有另一个版本,从其之后的行为态度来看,反而更像是真的——有地下党员潜伏在警务处工作,得知刘戈青的情况以后,率领一小队人员冒着生命危险,成功地把其从看守所救了出来。对此,刘戈青非常感动。

1947年,刘戈青又被调派到台湾,担任台湾省警务处副处长,并建立了台湾刑警总队并兼任总队长,因此在台湾被称为“刑警祖师”。

经过多年的工作和奋斗,刘戈青得到了许多人的敬重和爱戴,在台湾社会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1954年,刘戈青退出政界,创建了一家煤矿公司,成为一名企业家。尽管这家公司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始终坚持不懈地努力,成功地解决了困难。

刘戈青晚年过得很幸福,他坚持自己的理念和信念,积极参与家庭和社会的各项活动,拥有很高的声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