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 > 重生在1999 > 第三章 少男心思

重生在1999 第三章 少男心思

作者:西北三哥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30 01:31:10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吃过早饭,我正在思考,我也不知道该想些什么。

没过一会,永涛就来了,骑着个轻便自行车,后车座上鼓鼓囊囊的。

一进门,就喊:“文清,咱们该去学校啦!”

是哦,我还没问这小子,我俩这个时候跑家里干什么,不是应该在学校的么。

我妈也急忙出来,永涛急忙喊:“阿姨好!”。

我妈笑眯眯的对永涛说:“小涛,你也好!”

然后把准备好的东西给我,“我今早给你准备好了,烙了两个饼,一个甜的(就是白味的),一个调料的(花椒树叶捣碎揉进面团里烙出来的饼),你带上去学校。”

看着这熟悉的饼,我回想起以前。我上高中寄宿,一周或者半月回一次家,家里到县城的学校大概三十里路,我们都骑自行车。

说起这个自行车,这可是我们这里的老传统了,我们上一辈人去县城上高中都是骑自行车,然后带上家里准备的干粮。不是为了路上吃,是到学校吃。

据说是六七十年代,那会粮荒,每个人都吃不饱,学生就更难吃饱,虽说学校有口粮,但是对生长发育期的学生来说,那哪够!

很多家里都会给带上一些干粮,有饼、有馒头、还有红薯,还有就是咸菜。

这个饼可是很出名的,叫乾州锅盔,很有名的,很大一个圆饼,比南方人说的饼大好几倍,都是一口大锅烙成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搜乾县锅盔)

传说,乾陵修筑时,成千上万的民工参加筑陵工程,民工为解决生活问题,就用自己头盔烙制面饼。

这样的作法,大家都感到烙制起来方便,一传十,十传百,普遍传开了。大多数民工就是这样制作锅盔,烙出来的馍好吃耐放,香味扑鼻,这就是锅盔的前身。

后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在实践中技术不断的改进,用具不断的革新,锅盔的质量越来越好,成为民间的传统食品,经久不衰流传至今。

我摸着自己在高中时候的小自行车,还是老爸给我买的,也是一个轻便自行车,26圈那种。带上苹果,绑在车后座上,刚准备上车,老妈就跑过来,塞给我二百块!

生活费!这个从高中就开始的一笔小钱,一直伴随我到大学结束,这两世为人,都十年没拿过这个钱了,想哭!是怀念哇!

其实我们是有到县城的班车的,这时候一次一块钱。倒不是为了省钱不坐汽车,主要是大家都从这个开始的,已经成了传统。一般高一到高二骑车,高三就坐车,每一届的学生基本都这样。一路骑着自行车,和小伙伴们说说笑笑,路上骑车也少,不像现在满路的小车。

在和妈妈告别后,我就带着东西骑着车车出发了。当然我是很开心的,开始还有点不习惯,很久没骑车了,歪歪扭扭的,一会就正常了。

永涛这二货,骑的飞快,我知道原因,嘿嘿!这小子 ,喜欢学校一个女同学!刚好还是我们镇范围的村子里的,以前初中倒是没见过。每次都急急忙忙回来 ,每次熬过周末,早上就催着我和他一起去学校,好在路上碰到那个女同学。

还别说,有几次还真碰到了!一路上大家也是个照应,他就和人家聊天,我那会是个榆木疙瘩,对这种朦胧的情愫,还真不感冒。

“文清,你快点,丽娜(那个他暗恋的女孩的名字)也是这个时候 ,我回来之前问过她的。”永涛着急的说。

“知道了!”我慢吞吞的回道,我还在欣赏着十几年前的风景。我们这里是醴县北部,素有醴县苹果甲天下的美誉,空气是格外的清新。

刚骑出去十几分钟,就发现前面有两个骑着自行车的少女。

永涛加速了,我一看这情况,我估计就是了吧,那个叫丽娜的女孩,永涛告诉我的。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