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捡到一只始皇帝 > 第三十二章 公子平原君

捡到一只始皇帝 第三十二章 公子平原君

作者:历史系之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0:59:3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赵括终于赶到了东武城,东武城非常的靠近燕国,因此这里的赵语也是带着些燕风,燕国语言比起其他语言要尖锐一些,吵一些,虽然生涩难懂,可这里的大小官吏,大多还是能说出一口流利的邯郸腔,邯郸腔在赵国贵族之中是最受欢迎的,邯郸人说话慢条斯理的,不急不躁,通常会拉长最后一个音节。

当然还有很多的俚语,如邯郸人最常用的骂人词汇,“你这六谷长的!”,这句话在邯郸算是非常恶毒的了,因为天下有五谷,所谓“六谷长”,就是不食正经粮食长大的,仔细想想,你就能明白这句话的恶毒之处,邯郸人是带领着战国时尚的一批人,不仅是在言语上,就是在服饰上,甚至是走路的姿势上,也是与众不同。

故而邯郸的时尚也常常被各国的年轻人所模仿。

因此,当戈用那慢条斯理的邯郸话与亭驿的吏对话的时候,即使不知道赵括他们的身份,这些吏对他们也是不敢小视的。赵括的封邑并不大,只有一个乡邑,在赵奢逝世之后,赵王找回了赐予他的一些食邑,只有马服是留给了赵括的,而平原君不同,他的食邑不只是东武城,还包括周围的七座城。

在这个时代,只有秦对于郡,县,乡,里的称呼非常的看重,如北地郡义渠县演武乡桑木里,而其余国家对这个称呼就不是很看中了,你可以说邯郸县,可以说邯郸城,马服你可以说是马服县,也可以是马服乡邑,也可以说马服城,没有人管你怎么去称呼这里,因此行政官吏的分配也是极度的混乱。

这是因为过去只有城这样的称呼,而赵国又不像秦国那样“野蛮”,不懂得上古礼仪,所以大多数人都是以城来称呼,只有秦人才会将对一个地方的称呼从郡精准到里,这是秦人所特有的严谨,可不仅没有得到其余诸侯国的称赞,却总是被当作笑话来嘲讽秦人的古板。

邯郸曾有个笑话,说秦王派了一个使者,告诉他前往邯郸县,跟赵国谈论求和的事情。不久之后,使者嚎啕大哭的回来找秦王,说赵国只有个邯郸城,没有找到邯郸县。

而准确的来说,东武城应该是东武县,当赵括的车架刚刚到达县城门口的时候,他就已经看到了一批人正在远处等候着,李鱼眼尖,瞧了一眼,急忙说道:“是平原君带着人在等候着您,请您快些下车。”,赵括也记得李鱼这一路上的交代,连忙吩咐戈停下马车,戈看起来有些不情愿,可还是勒马停车。

赵括从马车上走了下来,对戈说道:“我知道您并不喜欢平原君,可是我这次来是有求于他的,请您千万不要惹怒了他。”,戈点了点头,说道:“您不必多说,为人臣者不能坏了主君大事,我是知道这个道理的,但是请您让我在远处跟随罢,不然若是他说出什么无礼的话,我怕自己忍不住。”

赵括也觉得是这个道理,便让戈驾车跟随在后,自己带着李鱼快步走在了最前方。走得越近,赵括便看的越是清楚,东武城的南门已经是被封堵了,百姓们也只能从其他城门入内,在这里大抵是站着近百人,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声势浩大,在人群的最中间,则是站着一位身材修长的中年文士。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