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 > 草原有条月牙河 > 第10章 能讲评书的“活字典”

草原有条月牙河 第10章 能讲评书的“活字典”

作者:牧人霖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30 01:29:45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话唠得热乎,但李来财的脚步却是没有停,说:我劝你收拾完赶紧去,听说今天咱们小学校的赛罕校长给“活字典”送了不少东西,他要卖力多讲两段儿呢……

“我一会儿看看再说吧。来财,你先去吧。”

李来财匆匆走开了,很怕再耽误一会儿,就赶不上“活字典”的评书开场了。

…………

“活字典”何许人也?他在月牙河开书场了吗?

不用问都知道,“活字典”肯定是个江湖绰号,不会是字典成了精啦。他的真实名字叫“格根”,是蒙古语,和“树根”啊“葛根”的都没关系,汉语的意思就是“明朗”。格根的年龄并不大,刚刚而立,可是他的外号却非常响亮,十里八乡绝对是鼎鼎大名。这么说吧,有人可能不知道哈达公社的书记姓甚名谁,但没有不知道“活字典”的。他是月牙河小学的一名教师,在学校里教的是“小三门儿”中的音乐。

格根这人有“三绝”,第一绝就是没有不认识的字,这其中当然包括蒙古文字。不管多难、多生僻的字,他搭上一眼立即说出读音、字义,不信就查字典吧,半点儿不差。所以,才有了“活字典”的“雅号”。这么说吧,不管是谁,有不认识的汉字就去找他,肯定都认识,而且能解释得头头是道,就像“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之类问题,对格根来说简直就是小儿科,他比鲁迅先生小说中的“孔乙己”可厉害多了,简直就是“孔甲己”。当然,格根对蒙古文同样颇有研究。格根的家里最多的书就是各种各样、各类版本的字典了,而且都让他“吃”透了,倒背如流有些夸张了,正着背肯定能背得下来。

格根的第二绝就是在音乐上,主要是在马头琴上很有造诣。不但拉琴远近闻名,做琴还是把好手呢。

格根的第三绝就是讲故事、说评书了,什么事儿通过他的嘴讲述出来,那就生动,就跌宕起伏,就吸引人。

“活字典”家没有开设书场,更不会收取门票,谁都可以来,随便听。后来,时间长了,有些人就不好意思白听啦,随手带点儿瓜果梨桃、“小烧儿”酒或“毛嗑儿”瓜子之类的礼物。开始“活字典”还不收呢,后来给的人多了,客气不过来,加之他的媳妇马明艳喜欢“这口儿”,便顺其自然了。

“活字典”虽然没达到恃才傲物的程度,绝对是自恃清高的。他给大家讲故事、说评书完全不是为了“收礼”,首先是自己图个乐儿,然后能给大家解解闷儿,再顺便传播一下自己的思想,教化乡邻。但是,马明艳不这么想,这么多人都来我家,费水费电的,一天多扫好几回地还费笤帚呢。所以,如果有某个人时间长了总空着手来,她就不是好眼神瞅人家,直到把对方瞅毛喽,瞅得“良心发现”了,下次再来就带些东西了。如果还不开窍儿,那好吧,往往在“活字典”讲到最有劲儿的地方,马明艳就勤快地扫起地来,弄得满屋尘土飞扬。“活字典”在外人面前很给妻子面子,嘴上不说,心里会犯嘀咕,讲评书就少了几分激情,影响了大家听故事。

这样一来,隔三岔五带着东西来听评书,就是马明艳立下的“规矩”。“活字典”背地里当然和她生气,又批评又谈判,就是不好使。说来也怪,马明艳别的什么事儿都听格根的的,唯独这事儿不行,格根是真的整不了啊。马明艳的理由是“你天天吃小灶儿,我和孩子也得补充补充营养”,后来,格根索性就由她去了。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