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 > 公诉先锋 > 第三卷 民行科长 第九十四章 “ 长江第一鲜”

公诉先锋 第三卷 民行科长 第九十四章 “ 长江第一鲜”

作者:乌衣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30 01:29:36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刀鱼也叫鲚鱼、刀鲚、望鱼等,体长扁平如刀。颜色皎洁如白银,形状又如一把出鞘的尖刀,所以被称为刀鱼。长二十厘米左右,银白色,海生,每当春季,刀鱼成群溯长江而上,在津港附近,形成鱼汛。

刀鱼、鲥鱼与河豚并称“长江三鲜”,都出自长江下游,三者又都是都是季节性回游鱼。每年春天,到点就来,到点就走,说是“珍馐”两字绝不为过。

“长江三鲜”中,野生鲥鱼在上世纪已经绝了,如今吃到的鲥鱼都是人工养殖的。而每年可以吃到河豚和刀鱼最长也只有清明那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过了清明,肉质变老,骨头发硬,行家是不会再吃的。如今养殖兴盛,河豚到还算好养活——河豚遇险就把身体涨成一个球,都可以拿它来当球踢,可见生命力之顽强。而刀鱼却无比金贵,离水便死,养殖难上加难,所以可谓三者之最尊。

古诗有云“拔刺银刀刚出水,落花香里鮆鱼肥”,当地文人又曰“河豚愧有毒,江鲈愧寡味”,更有五代时期毛胜将其拟人化,“貌则清臞、材极美俊、宜授骨鲠卿”,认为江刀恰似清秀的“白圭夫子”,如此一来,江刀便不仅仅是一种时鲜小鱼,更多了几分风骨和情怀在其中。

而刀鱼又分为“江刀”、“海刀”、“湖刀”三种,其中又以江刀为最贵,今天张父提前预定好的就是江刀。

白色的奥迪在津港市的晚高峰里川流而行,一家人都在车上,张睿明开的很慢,团聚的时光仿佛有实感般可以触碰,如同温黄的生日蛋糕,让人心暖的沉醉其中。

妻子唐诗和张睿明已经有几个月不见了,在东江时,妻子电话里心硬似铁,见面了架不住张睿明的几下哄,两人的温情又回来了,可见,距离是影响感情最重要的因素。

“这几天爸爸可是一直急着算你回来的日子,生怕你错过吃刀鱼的季节,其实他早就定到鱼了,但他一直说要等你回来再吃。”

“嗨,我哪是专门等他,我是……等他回来付钱。”张擎苍还是不习惯直接表达对儿子的感情,赶紧摸摸鼻子说道。

在家人面前,张睿明却是个木头脑袋,不解妻子意思的说道:“我哪有那么多钱啊,还是要靠我爸这位大老板,这刀鱼我是消费不起的,只能帮忙吃吃。”

“你真是个呆子……”

一家人就这样打打闹闹到了地点,这几年生意忙,张擎苍家都很少回,更别说带家人出来吃刀鱼,妻子唐诗也是第一次来吃这近万元一斤的江刀,感觉特别稀奇。还以为会是什么钓鱼台国宾馆、北湖九号这种超奢餐厅,结果一到地点,一脸不可置信。

“这不就是普通的菜市场嘛?怎么到这里来了。”

张睿明好几年前跟父亲来过,知道里面的缘由,一脸偷笑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江刀堪比黄金,全国每年长江捕刀鱼的证一般只发29张!只有这29个渔夫、公司有资格捕刀鱼,所以一般人根本收不到,幸亏我爸面子大,认识这里一个老师傅,第一时间就帮忙留了几条真正的江刀。”

难得被儿子一夸,张擎苍得意一笑,说:“今年老赵帮我留了几条3两左右的,哼,一般人到钓鱼台国宾馆去,就算点的到,那也是2两左右的小刀,我们今天吃3两多一条的大江刀,5条就要花我近3万!最重要是要懂江刀,不然,你在别的地方,30万都不一定吃得到!”

唐诗一边咋舌,没想到这鱼这么贵,一边暗暗庆幸是公公出钱,不然真让小两口出,那还真吃不起。

而旁边的张睿明见马屁凑效,暗暗对妻子使了个得意的眼神。

“嘿,老赵!”张擎苍带着家人穿过污浊不堪的菜市场,找到里面一家看起来貌不惊人的小店,对一名围着围兜,头发凌乱,叼着一根玉溪的中年师傅喊道。

“哟!张总,来了啊。”

那赵师傅将众人引进店子里面的一间铺面,穿过矮小的过道时,唐诗正心想这看起来简陋不堪的棚子,吃什么都没意思啊,突然眼前一亮,迎面一轮明月!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