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玄幻 > 末世之真有末世? > 第384章

末世之真有末世? 第384章

作者:水墨清薇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30 01:29:30 来源:笔趣岛

看着男人的样子, 王修晋也有些傻, 难不成找错地方了?转头看向李菻善,没走错地方吧?李菻善轻轻的摇头, 示意王修晋并没有走错。王修晋微微挑了下眉, 他觉得这位大夫绝对是有故事的人。军营的大夫绝对不会骗李菻善, 这位大夫藏得还真是深。

站在门口,王修晋无法猜测大夫的年纪,在他名下工坊做事的人,都需要满十六岁, 商铺会适当的放低一些, 工坊的疲劳度,绝对不是未成年能够承受的。按照这个时代的来说,七八岁的男孩子出来做工都是正常的事,但王修晋却不这么认为,七八岁的孩子,身子还没长成,他们需要的不是工作, 而是吸收营养。以前没有条件,现在……他不能说所有人家的孩子都有条件吃好的, 顿顿有肉吃, 但绝大部分的孩子,能够吃饱,甚至是去学堂读书,至于小的一部分, 也会慢慢的能吃饱饭,也会有书读。不过,这只是他梦想的样子,王修晋清楚,便是在后世,国家迈进了另一个社会形式,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有书读,有够吃饱饭。

被领进门,王修晋就看到了端坐在屋里正在吃早饭的老爷子,这位老爷子看起来应该脸五六十岁的样子,再看看做工的男人,也就是二十出头的样子,一位年轻的妇人见有陌生的男人进来,忙抱起孩子躲到了厨房,让王修晋和李菻善觉得有些尴尬,不过,王修晋也有了猜测,老爷子应该是退下来后有的孩子。

王修晋很非常诚恳的向老爷子表达了邀请的意愿,他不清楚老爷子以前有什么样的故事,甚至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他清楚这样的人,很难请出山的,便是三顾茅庐未必能达到当年刘备请出诸葛先生的效果。果然,老爷子笑着说,他们受人骗了,他从未行过医。

王修晋并没有着急,也没有说信与不信的话,把话差了开,不提行医的事,只说大夫儿子做工的事,还问了问家里的情况,大夫只有一个儿子,大夫三十几岁才有的孩子。放在后世,三十几岁有孩子是正常的事,在这个时代,三十几岁有孩子,都有可能划到老来得子了。大夫讲了很多,却没有提起另一伴,王修晋也没有问。

从大夫家离开,王修晋和李菻善并没有说什么,到了第二位大夫那里,那位大夫倒没有隐瞒自己是大夫的事,只说他已经习惯了现在的生活,而且已经多年未行医,医术恐怕早不顶用了。对大夫的拒绝,王修晋并不意外,他本就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如果对方一下子就答应了,他才会觉得不可思议,不过,他不准备放弃,还会再过去的。再一次登门的时候,他会做万全的准备,就算仍是无功而返,也要让他们有意动。

在王修晋工坊里做工的那位,看着东家离开后,就时不时打量父亲,他心里有万千的疑惑,以他对父亲的了解,从刚刚父亲和东家的谈论里,他得出一个十分惊人的消息,父亲以前行过医,再联想从媳妇进门后,父亲时不时的给媳妇弄些汤药,说是去医馆抓的,那会儿也没多想,现在却是觉得十分有问题,那些药八成是父亲开的方子,并去采回来的。那段时间父亲可是常出去,也不知是做什么。

媳妇从小就开始帮家里做事,冬天里去河边洗衣服,双脚浸在河中,受了寒,若不仔细的养好,连孩子都怀不上。他娶媳妇的时候,家里条件并不好,他还没到东家的工坊做工,只是打打散工,父亲便在家里侍弄小园子,两人的收入勉强能为持生计。讨媳妇,不是件易事。媳妇早在没出嫁前,就被大夫断定难以有孩子,嫁人的时候要的彩礼自然就少之又少,也算是让他捡了便宜。

媳妇进门后,特别的肯干,家里外头收拾得干干净净,父亲对媳妇十分满意。没多久,父亲便拿了个方子回来,说是寻了以前认识的人帮忙讨的,再之后,父亲便常去京外的山上采药,回来的时候会说拿了一些药材到医馆卖了,让换来里面的药童帮忙分辨药材,向药童问了如何煎药,每几隔上一段日子便给媳妇喝些药。媳妇喝了一段时间后,脸色红润了多了,身子也好了不少,来年的春天便怀上孩子,而他也被东家相中,到工坊里做工,有了稳定的收入。

现在东家到家里,说父亲以前行过医,他除了惊讶之外,并没有太多的情绪,父亲不再行医必有不可言说的苦衷。收拾好东西,他要去上工了,至于父亲会不会再行医,他不会劝说,家里如今的日子不错,足够父亲安度晚年了,哪里还需要再劳累父亲。

在王修晋再一次登门前,详细了解几位大夫的背景,还有不再做大夫的原由。原因很简单,得罪的强权,以至于不能再行医,即便是那位权贵早已倒台,他们仍是低调着不再行医,大概是怕了。王修晋叹了口气,这样的人很难请出山的,他们在生活最苦的时候,也没有想过再拾起行医的能力,便能看出。明知是这样,让王修晋就此放弃,又有些不甘心,他清楚可能性非常的渺小,叹了口气,王修晋敲了敲桌子,只觉得头疼,却仍是再去一趟。

这一趟,王修晋并没有提起请人出山的事,而是讲起他办医馆的目的,还有现在市面上,医馆的运行,他的药材从何而来等等问题,也没有想让老爷子们经出多大的反应,就像是找个人倾诉一样,说完便离开。如此,王修晋连连走动了数次,在他都不记得去了多少次后,老爷子们终于了反应,在他提起一些事的时候,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王修晋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和这些老人家沟通,同时也不忘记在其他的地方寻找可靠的大夫,之前王掌柜的说过的那位大夫正巧回京城,被天天跑的王掌柜堵在家门口,死拉硬拽的“请”到了医馆,成了医馆里第一位大夫,也是目前睢一的大夫。

除了请大夫外,王修晋还请了两位稳婆,让一直观望的医馆直摇头,觉得皇商脑子着实不懂行,谁会跑到医馆找接生稳婆的。王修晋可不觉得有问题,他觉得请两位稳婆少呢,他的工坊里那么多的女人,若是扎堆生孩子,两人怕是忙不过来呢!

对别人的猜测,王修晋一点儿都不在意,依旧如故的做着请人的事,因为有了大夫,医馆也正式运转起来,虽然难为一位大夫撑场,但王修晋也有了底气,再加上御医的徒弟们每天都会过来坐诊,有时御医也会过来转转,倒也不显得医馆少大夫,也让很多人慕名而来。不管是不是身体不适,都想看看御医是何等的模样。这就像后世的专家门诊一样,不管是大病还是小病都想让专家看看。

之前还直摇头的医馆,有些坐不住了,却也无法,谁让皇商面子大,能把御医请来,好在便是有御医充门面,目前对他们没有太大的影响,不过时间长了,就不清楚了,也不知御医能给皇商充多久的门面,还有那位撑场子的大夫,如果他们没记错,是当年被挤兑走的那位,居然还有胆子回来,不过,他们现在还真不敢对那位下手,谁让他的靠山太硬。

医馆正常运转,王修晋依旧去找那几位原本打算请的大夫聊天,现在是彻底绝了心思,只是出于习惯过去,时间也不像以前那么频繁,讲讲医馆发生的事,最近他把所有的精力全都放在医馆上,把每天去粮铺的地点改成了医馆,也因此了解很多病人的情况。

虽说有御医的徒弟,还有御医时不时过去坐诊,但王修晋觉得每一位大夫都有自己的诊断的方法,开的方子自然也就不同,像是御医,开的方子全都是偏于贵的药材,并不适合普通人,而撑场子的大夫,因为之前游历的经历,他开的方子更适于用穷苦的人,现在成为坐堂大夫,一时半会儿还改不了习惯。王修晋秉承“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态度,他想要多听听,回去和撑场子的大夫说说。

在这个时代的方子,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不像后世,西药,中西药不停的换着名字,检测的仪器也在不停的更新,医生的治病的手段也有诸多的办法。

大概是觉得王修晋跑得勤,又看起来是真心为病人着想,又或是被王修晋诚意感动,被王修晋拜访的大夫,会在王修晋询问的时候说说方子,甚至也动了要去医馆看看的念头,只是因为王修晋没再提,他们也不好开口主动提出去医馆。 166阅读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