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明金主 > 四一四 余音

大明金主 四一四 余音

作者:美味罗宋汤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29:0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徐邦瑞回到南京的国公府里,召集了门客讨论这合股办银行的事。这帮门客别的不看,只看数额高达百万两,吓得手里的果子都掉了。这么高的金额,过手就是一把油啊!根本不需要徐元佐去收买他们,他们自然愿意叫东家速速入股,好为自己谋个差事。

徐元佐丝毫不奇怪南京方面的反应,也应付了几家勋贵前来探路的仆人,然后忙里偷闲接见了夏本煜等一干苏州商人,包揽下帮忙赎人的重任,请他们放宽心。同时他也将银行的事透露给了这些人,不过主要谈的却是通存通兑,让他们认识到银行可能带来的便利。

这些人也都不是初出茅庐的小菜鸟,闻弦歌而知雅意,自然表态一旦做成便是大功一件,必然能够帮助许多人解决云银子的苦恼。虽然徐元佐要收不少的手续费,但是他们不管真假反正都表示会成为第一批忠实客户——当然,徐元佐得先把家里人给他们全头全尾地带回来。

徐元佐原本也有一帮小伙伴,比如上海康家,苏州沈家,以及自家在崇明的舅舅家,这些人都是要拉拢一把的。不管别人怎么看“银铺”的生意,徐元佐却知道这是一头巨鳄,嘴巴张开能吞下一头牛,这时候不拉拢嫡系进来,日后恐怕是要成仇家的。

随着隆庆六年的脚步渐渐逼近,北方航线终于带回了又一批高额分红。同时徐家通过南方航线的收益也渐渐展现出来,而且广东图书馆建成之后,林大春的声望日隆,使得大小乡绅无不钦羡,府城县城纷纷效仿,就连市镇那等小地方,若是没有个图书馆都会觉得在外乡人面前抬不起头。

图书馆多了,藏书量的要求就上去了。福建书虽然价格便宜,但是种类和数量远不如江南,不差钱的广东老板纷纷委托江南熟人在南京采买雕版、成书。徐元佐扼守上海这个码头。由徐邦瑞扼守长江到崇明一线,控制了成书的运输渠道,再投资并购书坊,将图书做成了一个热门大商品。获益也是颇丰。

徐家南北两路赚钱,风头更盛。高拱在朝堂虽然有心,但是无力,终于抛弃了蔡国熙,转而修书徐阶希望讲和。

徐阶却已经不需要了。有了金银打底,大半个松江府都是徐家的雇工,苏松常应四府更有数万众为徐家的产业提供服务,即便是百年国公,一旦失势,说倒就倒,但是徐家的产业却隐蔽而分散,又不像土地那样容易抄没,只要人在,换个地方就能东山再起。

这幕后的功臣自然就是徐元佐了。

沈玉君接到了徐元佐的书信。再次跑了一趟唐行,求见这位表弟。她清楚地感受到每回见表弟都意味着要接受一次冲击,这回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徐元佐是在唐行新镇新修的云间大厦见沈玉君的,这栋五层楼的高楼是唐行最高的建筑物,新招募了不少修过佛塔的技工,仍旧是砖木结构,但是用了水泥加固,木质地板下面有硬化的水泥预制板。

新修的办公楼让很多人都不适应,因为没有推窗见绿的园林环境,地位越高的人每天上班爬的楼层也越高——不可能有电梯或是人力吊笼之类的东西。而且办公室有些狭小。一个方方正正的小屋子。唯一的好处就是互相沟通和开会方便多了,不用在园子里跑来跑去。

徐元佐自己的办公室在五楼,几乎占据了半个楼层。如果把门窗全部打开,视野开阔。可以直接俯瞰整个唐行。他叫梅成功在外面露台上准备了茶果,请沈玉君在外面商谈。

沈玉君很不习惯地爬上了五楼,见了徐元佐第一句话就是:“你不冷么?”

十一月的天气已经算是入冬了,坐在外面喝茶的确有些不合适。

徐元佐只好将会面地点再次搬回了室内。

“你说的银行,看起来是个很大的产业啊。”沈玉君暖和了身子,开宗明义道。

“的确。以后所有人可能都离不开跟银行打交道。”徐元佐抿着茶:“说不定日后我们还可以承包大明的国库,替朝廷发行宝钞。”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