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风雷吟 > 胡笳催夜雨 第三十八章 慕流云

风雷吟 胡笳催夜雨 第三十八章 慕流云

作者:仗义鼠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28:46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沈稷一路上都是这副忧心忡忡的模样,因为他们要去见的是当朝大司马淳于彦——那个曾经谈笑间就险些让他们身首异处的人。

“怎么了?紧张?”慕流云掀开轿帘,盯着一脸凝重的沈稷笑道。

“... ...你我两人,荆溪口的漏网之鱼和田乾之死的唯一得利者——你确定我们不是去自投罗网?”沈稷的声音很低,永远像是木雕泥塑一样的脸上难得露出了疑虑之色。

“这些都不重要——记着,如果你忘掉了自己的秘密,那就没人能够再知道。”

“为什么只带了我们几个来平京?”包括慕流云自己在内,一行不过区区七人,五名锋镝虽然都是百里挑一的好手,但是沈稽自问自保尚需竭尽全力,而这位一直乐天知命的慕大人,则几乎就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除了他那把要命的扇子。

“一个来历神秘的高手,五个一流的控弦之士,不够么?”慕流云拿出他那把扇子,笑嘻嘻地抖了个扇花。

“有时候,我觉得你真的是个疯子... ...”

“易地而处,如果你是淳于彦或者吕放,而我带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奔赴平京,你会怎么想?”

“此人态度暧昧不明,率众而来或有它图,需严加提防... ...”

“所以,人带的多了未必安全——像我们这种孤身弄潮的小人物,越低调越好,羊有羊的本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让虎狼注意到你。”

“受教了... ...”

“好了~别那么紧张——我们只是去展现卖身投靠的诚意而已,需要带着的不过是一副奴才的嘴脸。”

慕流云放下轿帘,一骑一轿继续缓缓向前——轿子是普通的二人抬,五名锋镝踪影皆无。

淳于彦的府邸坐落于城北最为僻静之所,之所以僻静是因为与皇宫仅仅一墙之隔——除了王府,再无任何人有此殊荣。

而周国自太祖之时便杀马盟誓,不封王,不裂土。

“大人,征南将军慕流云求见。”

“他带了多少东西来啊?”淳于彦显得有些漫不经心地问道,因为他正纠结于下一子应该落在何处——淳于瑾的步步紧逼让他有些招架不住,弈棋之道,他从小便稍逊一筹。

“怎么,兄长何时变得如此贪财了?”当朝太后一袭便装,雪白的小腿上纤细的足踝在轻纱之中若隐若现,减了几分雍容的同时却平添了一段勾魂摄魄的娇媚——没有多少女人可以在四十岁的时候依然保持二十岁的紧致的弹润,更不可能只凭借身材就让男人如痴如醉,但淳于瑾是个例外。

“我跟你打个赌,他必定是两手空空而来。”

“我不信——赤手空拳拜访当朝国舅,他的胆子未免也太大了!”

“不信?你输定了~”他微微一笑把手里的黑子落于中腹,霎时间原本七零八落的局势竟然起死回生。

“回太后,回大人——这姓慕的确实身无长物,且只带了一个随从... ...还有、还有他那顶二人抬... ...上面还打着南市鸿途轿码头的字号... ...”

“什么什么?!二人抬?!还是雇来的?!他好歹也是一郡太守!他不要脸,国舅还要脸呢——把他轰走,省得在这府门外丢人现眼!”淳于瑾不仅容颜如少艾,心性也颇为娇憨,眼看着大好局势付诸东流,心中不由得烦躁起来,于是便借题发挥到了访客的身上——不过也确如她所言,这淳于府的大门外最次也是四人抬的轿子,何曾出现过如此寒酸的光景。

“哈哈哈哈~有趣,有趣,先让他等等——来来来~走棋,哥提醒你一句,还有机会~”

“讨厌~我自己看!”

你来我往又持续了一炷香的时间,淳于彦终于还是敌不过淳于瑾哀怨的眼神,无奈地摇摇头投子认输。

“叫他进来吧~咳咳~”淳于彦轻轻咳了几声,接着用眼神示意妹妹注意自己的仪态——此时此刻她正侧卧塌上,一双**交叠横陈,风光迤逦引人遐思。

淳于瑾抿嘴一笑,缓缓起身转入了后堂的轻纱幔帐之中。

“下官慕流云,参见国舅大司马!”当朝一品的客厅并不是谁都有资格进的,所以沈稷能在外恭候。

“免礼了~慕大人... ...久违了!”淳于彦一语双关,即是指当年褫夺功名,也不无暗示弋阳变故之意。

“多谢大人当年的棒喝,亦多谢大人今日的提携!”慕流云双膝跪地,纳头便拜,言语之恭顺完全看不出是当年那个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意气书生。

“哦?怎么讲?”

“下官少年狂悖,若不是得国舅指点,恐怕今日还是那个不谙世事,幼稚愚顽的固执书生;近日若非大人一力提携,下官不过区区宣武郎,哪有入朝面圣的机会?所以,下官感恩不尽!”

“好,浑金璞玉终成美器——你现在明白当年错在何处了么?”

“下官错在以为臣子揽权便是欺君,然则朝堂之上尽是人中俊彦,且各怀心思,无权何以制之?天下之事仅凭一人之力断无可为,欲借力则需施惠,无权柄在手何以为之——所以,是下官肤浅了!”

“对,你肤浅了,但你的肤浅远不止于此——社稷虽属天子,然则天子一人何以眼观八荒?所以自古以来,天子治官,官治民,这天下万民才是真正接触到社稷的人... ...所以为官之道,首在愚民,民无怨方天下安;其次不可得咎于同僚,独行于朝堂者焉可成事;而最重要的,是为天子树威仪,天子蒙尘,则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你当年所做《五蠹论》我也曾读过,不过么... ...首先,指斥弊政之言辞虽慷慨激昂,却无半点革除之法;其次,妄言罪由百官,可惜无制衡之策;第三,言必谈归政天子,可若是事必躬亲,天子便是三头六臂又能治多大的疆土?一州?一郡?还是一县?”淳于彦条分理析,只把一篇名扬天下的奇文贬得一文不值。

“下官今日才知当年何其狂妄愚昧... ...”

“罢了,本官今日所言尽是肺腑,本来当年就想对你说,可那时你满腔怨愤如何听得进去——好在十余年的艰难磨砺终有所成,你已非当年黄口孺子,有了几分国之栋梁的样子,很好,很好~”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