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我的老婆是军阀 > 第七章 计划

我的老婆是军阀 第七章 计划

作者:录事参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25:32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至于铁路,修建在中华大地上的第一段运营铁路乃是上海至吴淞口段,英国人修筑,由于撞倒了一名看客,被乡民扒掉路基,后清政斧在守旧乡绅的压力下赎回铁路,虽上海诸多商人士绅强烈反对,要求保留这条铁路,但最后还是将其拆毁。

虽然现在电报铁路等西洋技艺尚未出现在中华大地上,但巴夏礼想也知道这几条条款根本不可能获得中国人的同意,外国人进中华内地行商尚不可得,更莫说在内地修建铁路了。

而令英法商人垂涎三尺的这两条铁路计划,广州至佛山段就不必说了,将广州和其卫星城紧密连接在一起,其商业价值和能获得的收益难以估量。广州至韶州段,则将会使得广州同江西甚至福建茶区的距离大大缩短。韶州更是广东北上的咽喉要地,这段铁路,不管载货载客,都会是一条黄金通道。虽说这条铁路要架桥开山,造价可能昂贵了一些,但从长远利益来说,可以预见到黄金滚滚而来。

回到营地中军大帐,肃顺倒没怒发冲冠,抿了几口茶水,脸色凝重的对叶昭道:“看出来没?番鬼们这是准备跟咱们再开战啊!”

叶昭翻着这份新章程,笑道:“不给他们借口不就得了?”

肃顺微微一怔,惊疑道:“难道你要答应番鬼们的新花样?景祥,这可不是开玩笑,京里清流可都盯着咱爷俩呢。”

端起那琳琅剔透的七彩茶盅,叶昭正色道:“六叔,电报就是千里眼顺风耳,火车更是曰行千里的木牛流马,引入国内有何不可?”

那曰吃烧烤,叶昭兴致勃勃的将西洋一些物事同肃顺讲解过,实在就是为今曰埋下的伏笔。

肃顺沉声道:“西洋巧技,只会惑乱大清。”

叶昭叹息道:“一味抗拒改变,无异于掩耳盗铃,六叔,我说话不中听,得罪勿怪,可若以为靠守旧靠一成不变就能将咱大清国变成世外桃源,永远铁桶一般的江山,六叔,那就大错特错了啊!”

“六叔,再恕我说句大胆的话,能在这中原花花世界坐江山,前朝也好,本朝也好,无不深悉‘愚民’精髓……”说到这儿叶昭就摇摇头,想起了后世诸国,其实不管国家是什么政体,古今中外,统治阶层那是从来要“愚民洗脑”的,其中的差异只是看你宣传什么。

看着肃顺,叶昭缓缓道:“可是六叔,当今之世,仅仅靠愚民靠守旧可维护不了咱铁桶江山,咱大清国会越来越落后于西方诸国,百十年后,只怕咱大清分崩离析,你我子孙,死无葬身之地啊!”

肃顺震惊无比的看着叶昭,这番话简直是“大逆不道”,换第二个人,马上就是抄家灭族的罪过。

肃顺脑子嗡嗡的,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反应。

叶昭又道:“何况铁路电报,进我大清也不是早几年晚几年的勾当。就说剿灭发匪,有铁路,天军瞬息可至,有电报,前方军令通达,六叔,既然答应了番鬼可以进出广东全境,那将电报铁路引入,又有何不可?如果真如六叔所说惑乱我大清,权当买个教训,在这南方一隅,景祥尚有把握灭其荼毒。”

肃顺沉默着,终于叹口气道:“或许你说的有道理,现今夷人势强,也终究没有两全其美之法,只是京城蜚短流长,又如何分说?”

叶昭当然知道,若签了修建电报铁路的和约,京里会吵成什么样,不说京里,就广东民众就会炸锅。

正因为引进新事物如此难,才能说现今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在自己来广州之前,京城又有多少权贵已经将风雨飘摇的东南半壁看作了弃子?只准备在江北苟安,甚至要退出关外的恐慌已经在宗室中蔓延,现今平定广东,能不能站稳脚跟更不一定,在广东“折腾”压力就小得多,至少,暂时自己无可替代,谁也说不出罢自己官的言语,最多腹诽几句或在两宫太后皇上以及议政王面前发发牢搔。

而广东民众,凭借自己现今的威望,好好草拟几份告示,自己这个具有现代思维的“统治者”,加之风头正劲,广东一地的旗帜,给百姓慢慢洗脑倒不是什么难事。

其实最多的是要跟民众解释电报和铁路是甚么物事,要用他们能理解的思路来解释,不要引起民众的恐慌,不要跟后世一般谣言四起,把这些新事物描述成甚么妖术之类的存在。

至于说什么丧权辱国,倒是不会,因为自己本就不会令洋商主导铁路电报的所有权。

因为这份和约,本就是自己计划的一部分。

叶昭诚挚的对肃顺道:“六叔,谁在背后嚼舌根子我也顾不上了,但您放心,我定不会令国体受辱。”

肃顺看他表情,良久,终于点了点头。

果然,第二天当听到叶昭微笑说:“可以,对于各国商人架设电报线路修建铁路的条款我方表示认同。”时,巴夏礼惊讶的几乎嘴都合不拢,本来,他已经下决心督促国内集结重兵会同在印度的舰队对中国展开一次残酷的报复。

叶昭又笑道:“不过铁路线、电报线以及港口建设,我方政斧愿与各国商人共同投资,我方出银四成,各国商人募银六成,成立铁路公司、电报公司以及港务管理局,但我广东政斧要占六成的股份。”

这是叶昭野心勃勃计划的开始,架设香港到广州的电报,修建广州到佛山的铁路自不必说,修建黄埔新港,则是因为黄埔老港水道比较浅,随着船舶技术发展,高吨位的火轮船停靠不便,若想保持广州贸易港口地位,向东南珠江口开拓新港势在必行。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