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 > 食王传 > 第七二七章 真的不孤独(大结局)

食王传 第七二七章 真的不孤独(大结局)

作者:小灰雀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30 01:25:31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因为建州官员任命的事一直拖延着没决定,黄良和王凌还是暂时的呆在建安,但马周却被调回了长安,协助长孙无忌修订大唐律,不过王况也知道,这其实不无李世想通过长孙无忌与马周交流的机会来彻底的了解建州的现状和百姓的真实想法,毕竟,马周不算是王况一系的人,而且他是寒门出身,对寻常百姓的了解要高过高门贵族许多。

而与此同时,经过一年多的航行,徐国绪他们终于看到了王况所说的那个有曾经的两个大唐那么宽广的陆地,他们将按照王况所交代的,在这片大陆上停留至少一年的时间,寻找新的物种,并且用一年多的时间来设立一个个大唐的前哨站,为今后可能进行的移民打下良好的根基,这个前哨站,将是一个非常坚固的堡垒,面靠大洋,背抵悬崖,易守难攻,就算最后要退,也会有大楼船接应,今后的大唐新领地,就将以这些堡垒为基础,一步步的往外扩张。同时,他们也将此行的结果用信天翁送回了建东,图虎回建东之后,又被他幸运的找到了几对雏鸟,报信,尤其是重要信息已经不是问题。

同是这一年,皇庄廖小四他们也推出了好养易大的经过他们几年努力而配出来的新品种牛羊,豚猪的生长速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以前是一头豚猪需要两年才能长到一百来斤,如今只要一年就可以长到一百来斤,这将大大的提高百姓们肉类的供应量。实际上。皇庄里这些年推出的新品种不少,但是每一次的推出都是只比之前的提高那么一点点,因此并不惹人注意,而事实上是。经过这些年的潜心研究,如今不光是粮食的产量一年比一年高,就是其他的物种,也都是有了很大的飞跃。

王况开始的时候不信,西人曾经用了近百年才做到的事,你们只用了几年就能做到?后来一想,是了,西人那是靠的个人努力。个人的投入,而且是自发的无意识情况下,才需要用到这么些年,而皇庄大不同。朝庭全力支持,内府的银钱敞开供应,想要什么新物种,皇庄一封书信送到那里去,当地马上就办得妥妥的送到长安来。加上皇庄里大量的盖了璃棚,一年四季都可以耕种,这样大的投入,如果没出这么高的成果。那才是见了鬼了呢。

贞观十六年,经过了一年多的讨论和十几次的修改。朝廷终于拿出了一个以建州为试点的地方官员任免方案,主要的思想还是王况当初提出的民选民督民罢。但在施行的进度上。又分成了几步,第一步先是从县开始,若是效果不佳则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如效果好,则推广到州,而至于一州的效果显著的话,是不是会推行到其他州去,并没有说,但是朝中大佬们都有这样的觉悟,已经开始将自己门下子弟都派到各地去,除了给他们一点数量少得可怜到只够买些工具雇佣些家人的钱外,没有任何的支持,要的就是要他们以一个普通百姓的身份,真正的参与到农耕商中去,深切的体会民间需求,同时也靠个人的努力而获得当地百姓的认同,真要到了民选官的时候,就有机会一举上位。

而对于建州,因为当务之急是要选州中的四大巨头中的刺史和别驾两个,加之建州事又向来属于特例,因此,在小范围内实行了推荐制,由建州的衙役官吏来推选他们心目中理想的上官,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岑余子被绝大部分的官吏推选为了州刺史,而别驾则推选了刚被调到建安才干了一年多长史的黄知远,至于司马因为是属于军一方的,还是由朝廷任命,李业嗣只是暂代镇将一职,也就趁这个机会,将官印交给了前来接替他的继任者手中。

岑余子和黄知远能上位,其中固然有王况在建州人心目中的影响存在,毕竟,他们可以算是王况的心腹之人,将一州事务交到他们的手中,王况不可能不帮着点吧?这是建州官员百姓的朴实想法,他们却不知道,王况已经开始准备离开了。

曹操上的进度条已经到了99%,这说明天下大势已经不可逆转,只剩下那百分之一没有完成,但对王况来说,百分之一要完成也不难,这并不像是考99分的人想要考100分要比从60分升到90分那么难。从进度条上,王况就可以猜测到出海舰队已经和美洲大陆的土著搞好了关系,并不像几百年后的西人那样的充斥着武力,毕竟对于大唐来说,土地如今不是最主要的,只要有个据点在那,起到一个示范作用,那么大唐对于已经开始落幕的印安帝国和玛雅帝国的人来说,就有着无比的吸引力,然后再慢慢的渗透融合,美洲大陆正式并入大唐的版图,不过是个时间的问题罢了。

贞观十八年,正当舰队到达地中海的消息传回长安,大唐正式宣布西征之时,安息人终于被鞠智利的计策拖垮,不得不上表唐廷请求归附,而早在头一年,真腊就已经受不了被大唐包围的压力,受不了大唐截断他们的商路,受不了大唐子民那极高的待遇和生活水准而请降了,真腊一降,其西边北边的小国也纷纷跟着来朝,都是直接提出撤国设县或设州的要求,只希望能保留他们王族的富贵和尊严,也是这两年,大唐一下就多了一百多个王爵,当然,这些人只能是作为富家翁,而不可能再领一地了。

舰队到达地中海的消息一传到长安,曹操上的进度条就满格了,而且,上面的数字也从“100%”变成了“完成任务,等待传送”的字样,还不时的闪烁着。伴随着一点点的震动,开始的时候是一天震动一次,到了后来,就变成了一天两次。然后是一个时辰一次,王况知道,自己必须要走了,频率的加快,就是催促自己的信号,毕竟自己不属于这个时代,如果呆得太久,幕后人也担心自己会把事情搞砸了。过犹不及,这个道理谁都懂。

热汽球经过多次的实验,已经证明很是安全,李世民就决定要亲自上去试一试。陪同的人员,他只选了王况和李治,李治已经被确认为太子,他的心性,已经和王况曾经从书本上的认知大不相同。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有时候还会因为一些事情和李世民据理力争,不再是原本历史上那个软耳根的人物了。

王况选了王越为自己的陪同,热汽球虽然成熟。但技术上还有待改进的,目前最大的承重量只能是四个人。等热汽球升到空中,王况突然给李世民跪下:“陛下。臣,要走了。”

“走?上哪去?”李世民一下没反应过来:“这天上?难道爱卿真能飞不成?还有,朕不是早就说过,朝臣不许下跪的么?”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