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第四百四十六章 在欧洲的后手

第(1/3)页

“从不具备国际竞争力来看,岛国农业是失败的。”

在嘉禾总部办公室里,郭阳戏谑看着柿木真澄。

“即使关税达到了1000%,但农民依然不满足,这在全世界也仅有南韩能媲美。

只是因为一场严重的稻瘟病,整个岛国大米供应就受到了影响,这样的农业生产能力,却筑起了农产品贸易保护的高墙。

看来在岛国,丸红比农协可差远了。”

柿木真澄脸色变了变,“农协确实势大,也会进口农业生产资料,但他们对放开农产品进口很谨慎。

而丸红借助经联社,已经使农产品贸易放开了很多。

岛国的农业生产渐渐萎缩,也和国外低成本产品冲击有关。

至于稻瘟病,这病每年都有,隔一段时间都会出现大爆发,影响不是长期的。”

郭阳抿了抿嘴,没放在心上,对这次制造的稻瘟病,他可是很有信心。

这可是岛国专属的礼物。

只有在高辐射量的土地环境下才会大规模产生的稻瘟病,传播速度极其夸张。

在目前,应该还没有能解决的办法。

“所以嘉禾暂时没打算更换合作伙伴。”

郭阳看着颇有信心的柿木真澄,“但长期而言,想解决岛国农业的脆弱性,农协是必须迈过去的坎。

而且,如果耕种规模不能有效扩大,岛国农业也将渐趋消亡。”

柿木真澄沉吟道:“贵国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耕地面积破碎,耕种过小导致收益比其它行业差太多。”

郭阳笑了笑,说:“华夏不一样,华夏有大型农场,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我国的土地是全部公有,农民拥有的是30年的使用权,期满后可继续使用。

又没有农协这样的农业组织,在土地流转上的阻力,要远远小于你们。

而且,现在我们是粮食出口国。”

柿木真澄愣住了。

他还存在一些惯性思维,认为华夏也是和岛国一样的精耕细作。

一旦经济发展起来,工农业差距拉大,华夏的小农模式也将破碎,然而,华夏的土地机制更灵活,土地规模化经营的速度很快。

而岛国是土地私有,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岛国农民也有很重的土地情节。

即使抛荒,也鲜有人卖土地。

除了直接抛荒的,还有一部分只是把农业当成兼业。

这就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岛国很大一部分本来可以一年两熟的土地,最终只产出了一季粮食,土地利用效率很低。

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是大国农业发展的必由路径。

以单产水平而言,岛国农业是很强的,但破碎的耕地让成本也高。

一小块种地的收入完全和城市其他行业没法比。

同时在国际上,面对劳动力成本低或者规模化农业生产的国家完全被碾压。

所以,岛国不敢完全放开。

丸红也没想过完全放开,每年从华夏进口那么多粮食已经够让人心惊胆颤。

如果再连主粮大米也被华夏拿捏,整个国家也就没有了任何反抗之力。

柿木真澄有些酸酸地说:“华夏能成为粮食出口大国,可得多亏了嘉禾这样的企业。”

“丸红也可以。”郭阳给柿木斟满了茶,笑道:“不过你们得先干掉农协。”

柿木真澄摇了摇头,“这太难了,农协的政治地位太高了,那群政客不敢的。”

郭阳道:“如果农协自己出问题呢,我觉得现在可能就有这样的机会。”

柿木真澄讶然。

郭阳也不卖关子,“农协的业务覆盖范围很广泛,但只在银行和保险两个行业获取巨额利润,同时利用其填补农业相关业务的亏空。

而据我所知,今年岛国的大规模稻瘟病已让不少农业合作保险组合出现了周转不灵的危机。”

“你的意思是保险?”柿木真澄不解道:“可明年稻瘟病一缓解,这危机也就没了。”

“这危机应该没那么容易缓解。”郭阳沉吟道:“甚至有可能加重。”

柿木真澄顿时脸色就变了,甚至脑海中一瞬间闪过会不会是嘉禾在其中搞鬼的念头。

郭阳注意到了,说:“这事不是嘉禾发现的,你们那边应该有很多专家都注意到了,这两年的稻瘟病有点不同寻常。

我觉得丸红可以在这上面做点文章,农协可能会有大麻烦,甚至不得不求助于经联社的企业。”

柿木真澄皱眉沉思了一会儿,“倒是可以试一试。”

“这是你们的事,嘉禾不参与,不过我听说,贵国加大了从东欧进口粮食,减少了从嘉禾进口的额度?”

柿木真澄有些尴尬的点头,“农林水产省在各国有进口配额要求。”

这话也就只能骗鬼,但郭阳也没多说什么。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