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宋混世魔王 > 第十三章 贺铸的考验

大宋混世魔王 第十三章 贺铸的考验

作者:凭鱼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24:48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庆湖遗老贺铸,今年已经快七十了。这一生他经过见过的多了,自从苏学士《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之后,文坛再没有可以比肩的作品,也没出过他看得上眼的人物。

晏几道,终日莺莺燕燕,温柔乡里,“琵琶弦上说相思”,脂粉气!

周美成,“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青楼味。

秦少游,“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小家子气。

李易安,却是个女人,“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怨妇而已。

贺铸本以为他这一辈子是看不到能入眼的新人新作了,要带着遗憾入土。

大宋如今外有强敌,内有患匪,远没有开国的恢弘气势,文坛也凋零至斯,没了气候。可不成想今日眼见一首新词,一位新人,竟然让庆湖遗老迫不及待的要请来相见。

好词啊!

水龙吟-登苏州虎丘塔。

这是登塔感怀,还是我们苏州的塔。此塔本就扬名海内,日后更会因为这首词名垂千古。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这首词太对贺铸的胃口了,甚至比苏轼的大江东去还对胃口。

并不是说这首词比苏轼千古名篇大江东去要好,而是词风不同。

苏轼这个人,有点类似李白,比李白务实一些,却比绝大部分普通人洒脱的多。非洒脱之人写不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可是这首词极尽英雄主义的浪漫幻想,但是却没有自身对英雄行为的追求。

最后一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生如梦,别那么在意——这就是苏轼的态度,贺铸却是不认可的。

贺铸虽然是文人,却一直有侠客之风,他的词《六州歌头-少年侠气》就是倾诉自己的志向。

“肝胆洞。毛发耸。”,“白羽摘雕弓”,“剑吼西风”。

简直是要一剑能挡百万兵。怎么能如苏轼一般做个梦就算了。那能算吗?

苏轼的浪漫并不适合贺铸。

“竹杖芒鞋轻胜马”不过是苏轼说说,贺铸不信苏轼穿着草鞋握着竹棍,在大雨里面比自己骑马走的快。

这首词不同,通篇有一股英雄却又无奈的悲愤气息,直欲破纸而出,简直是贺铸此生的写照。

“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此时候的大宋,年年向辽国进贡,而且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大辽才是老大,大宋不过是老二。这让贺铸如何肯甘心,文人向来是心比天高,他尤其的高。一直是报国无门,无法带兵打仗。

这一句写尽了他的委屈。拿着“吴钩”这样的利刃只能登塔赏风景,却不能上阵杀敌。天下间谁人能明了我心呢?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大量的典故,信手拈来,却又丝丝入扣。

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贺铸如今也是如此。

求田问舍就是买地置屋。三国时许汜去看望陈登,问发财的事,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许汜去询问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求田问舍,陈登当然瞧不起你。

贺铸有点惭愧。自己何尝不是如此,让此词作者耻笑。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桓温北征,经过金城,见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长到几围粗,便感叹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呢!

这句话更戳心窝。是啊,人都老了,都七十岁了,岂不是可惜了流年。只能“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来人,”贺铸抹了一把老泪,大声吩咐道:“摆宴。”

接着起身道:“我要亲自迎接。”

贺铸亲自迎接秦牧,让秦牧有点惶恐。

老人家了,这么大的宅子,从里面走过来不容易。他自信凭借辛弃疾这首词一定能打动贺铸,可是没想到打的这么狠,都把人从屋里打出来了。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