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玄幻 > 娇女风华 > 第二十九章 二爷来信了

娇女风华 第二十九章 二爷来信了

作者:漠青鸿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30 01:23:41 来源:笔趣岛

快到十一月中旬时,允州的来信和朝庭的通告几乎同时到达,柳二爷在信中详细叙述了这两个月的情况,允州当初也非常危急,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柳二爷向府尊许大人提出了牺牲兴县保全允州的办法,因为事关重大,许大人迟迟下不了决心,最后还召集了所有官员商量了一天一夜,当时许大人都把官帽取下放在桌上,正是因为他这种置之死地的气势将大家震慑了,才共同做出决定。

兴县淹了,但总算允州及周围的其它县镇都挺了过来,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柳二爷吃在堤上,住在堤上,从水涨到水落,他没有离开堤坝一步,不止是他,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是如此,也因为他们的带头作用,允州上至衙役兵丁下至平民百姓,只要身体强壮的,也全都站在第一线,整个允州可以说上下一心,团结一致,用他们不可战胜的斗志抵御住了这百年来最大的一次洪涝。

洪水退去了,可事情才刚刚开始,柳二爷从堤上下来,连家都没来得及回,又被派到各县镇去巡查,虽然没有大面积被淹,但损失依然非常严重,房屋垮塌,庄稼被毁,道路被阻,人员伤亡,府衙不但要统计各地的损失情况,更要出面安抚受灾的民众,力所能及的组织一些救援物资。

最紧迫的是几条通往南北的主干道路毁损严重,完全不能通行,最后不得不组织大量的兵民花了二十多天时间才将道路疏通,柳二爷担心家人着急,道路一通就派人快马加鞭送了封报平安的信回来。

在允州自救的同时,衡州可以说乱成了一锅粥,堤溃后,最先被淹的是华兴和衡安县,然后逐渐向周边辐射,而衡州就首当其冲,那些在洪水中侥幸逃生的人们,一路向衡州和更远的地方奔去,衡州一下涌入许多灾民,竟然没有官兵阻止,也没有官员出来安抚,最后不知是谁喊了句:“金湖耽跑了,当官的都跑了。”

这一下如同捅了马蜂窝,愤怒的人们冲入府衙,打砸抢掠一番,街上瞬间被这股风暴席卷,整个城都乱了,暴动了,洪水无情,继续狂吼着奔涌而来,大家疯狂的挤向城门口,可以说衡州被洪水淹死了不少,但在衡州的这场暴乱中,被打死、踩踏至死的也不在少数。

当三皇子带着朝庭的赈灾队伍来到衡州境内,看到的就是真正的遗尸千里的惨景,那些幸存的人不是被困在各县镇的高地处,就是聚集在离汉水较远的几个乡镇,除了一些逃往南边的,留在衡州的这些不到衡州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最大的问题还不在这里,而是衡州人对朝庭和官员的仇视,熊熊的怒火让他们都变成了真正的暴民,抢粮车,砸粮仓,与官兵对峙,让朝庭的赈灾根本没办法继续下去。没想到年仅十七岁的三皇子却是个狠角色,先用铁腕手段将这些暴民关的关,砍的砍,在杀了几十个领头的之后,再用怀柔手段进行安抚,总算将衡州彻底稳定了下来。

而朝庭的通告就在这时已贴遍了南边各大城镇,朝庭承诺,所有灾民都可返乡,返乡者可按人头分得田地和粮米种子等物资,同时重灾区免赋三年,其它城镇免赋两年。流民们见了通告,奔走相告,俱有回乡的念头,不管对于什么时期的人们,故乡就是大树的根须,没有谁愿意过着背井离乡的生活。

芜城开始了有条不紊组织灾民返乡的工作,此时又体现出柳老爷作为一个爱民如子的仁官的素质,他以一城之首的身份率先捐出一批旧棉衣和金钱,并在城中进行号召,在他的带动下,城中居民有钱的出钱,有衣的出衣,尽量保证了所有回乡的灾民有件御寒的冬衣和一份上路的干粮。南城门大开,一批批的流民踏上了归家的路,不过十多天的时间,南城门口来往的已多是商畈贾人,南大街的集市重新开张,芜城重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与繁华,若无南城门前空地上遗下的一些临时棚屋,东南的洪涝就象没发生过一样。

三皇子刘錅在这次的赈灾中功劳不小,被朝中大员赞许有加,更得到了皇帝的嘉许,至于允州许大人及众同僚,请功和弹劾的折子同样多,最后皇帝一句功过相抵才结束了朝堂的一场辩论,许大人接到邸报后,出了一身冷汗,总算心安了,有下属为他抱不平,可许大人心里清楚,能保住头上这颗脑袋已是万幸。其它几州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嘉奖,其中柳老爷安置有方,爱民如子更是得了皇帝亲口赞喻,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却说柳沁自柳二爷的书信回来,就被老夫人提前几日放了出来,关了二十多天,一朝得见天颜,柳沁真如出笼的鸟儿,深深呼吸一口室外新鲜冷洌夹着寒梅香的空气,真心赞着,天怎么这么滴蓝,树怎么这么滴绿,哦不对,这么滴苍劲,花儿怎么这样滴红,我的心儿怎么这样滴欢。

上房里,欢声笑语一片,这是自涝灾消息传开之后,第一次有如此欢喜的气氛。老夫人歪在榻上,把手中儿子的请安信看了又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自二儿安危不知后,老夫人就没睡过一场好觉,没吃下一顿安心的饭菜,儿行千里母担忧,何况是知晓儿子有危险,那如同将做娘的心放在火上烤放在水里淹,如果能够替代,她宁愿有危险的是自己,面临死亡威胁的是自己。

如今好了,儿子没事,老夫人放下心的同时,紧绷的那根弦也松了,一股疲惫涌上心头,当场就晕了,被大家手忙脚乱的灌了些药和汤水,才算醒了过来,这不,一醒就吵着要看二爷的信,生怕是自己的错觉。

柳沁蹦跳着走进上房,老夫人这些时只顾着忧急二儿子,忽略了闺女,心中愧疚,忙招招手,也不让柳沁请安了,一把搂在怀里,儿啊心肝肉的疼爱了半天,引得蔡欣兰和众丫环都掩嘴偷笑。

柳沁好不容易才从娘的热情拥抱里挣脱出来,不是她不想跟娘亲热,没办法,娘身上的那股药味儿太熏人了,要知道老夫人不是今天才喝药,这些时她可一直是病病歪歪的,吃药比吃饭还多。

芜城府衙里,柳老爷和柳大爷还在商量事情,两人摒退了一干下人,柳大爷将门关好,站于柳老爷身前,脸色凝重的说道:“父亲,那件事查清楚了,是方家干的。”

柳老爷眼神陡然一凝,问道:“你是说,城中哄抬粮价是方家背后指使的?”

柳大爷点点头,没有再开口,柳老爷也沉默下来,手指轻叩着桌面,脸色已恢复平静,双眼微眯,仿佛陷入了沉思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