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 > 扬帆1980 > 正文 第33章 全国订货会

扬帆1980 正文 第33章 全国订货会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30 01:23:28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周建平答应重新考虑,只不过为了哄常玉玲高兴,名单上那二十个人已经通知到了,怎么把人家退回去?

另外,周建平知道玉玲就想要个面子,她的意思就是有好事不能忘了她娘家,毕竟娘家人对他们确实有过不小的帮助,其实玉玲只有一个兄弟,年龄跟周建文差不多,不过人家两年前就接他老父亲的班了,再往下的几个妹妹年龄还小。

第二天上午十点左右,在周建良家的院子里,名单上的二十个人,加上周建文,都悉数到齐,其中的一半周建平都不熟悉,他站在台阶上,拿出名单,先要点名认识一下。点到不认识的,周建平要求对方把自己的年龄、家庭状况、婚否、文化程度等等方面做自我介绍,尽管这项工作在入厂登记中都要做,但周建平想对招来这些人有个初步印象。

随后,周建平也把工作性质、要求和注意事项跟这些人做了简单交代,好让他们回家跟家里汇报,免得家人惦记。最后,周建平告诉众人,两天之后带上行李被褥和用品,坐车到华兴市长途汽车站,到时候他会亲自去那里接他们。

午饭后,玉玲照例骑着自行车把周建平送到东山乡长途汽车站点,两人说了几句缠绵的话,因为家里活太忙,没等建平上车,玉玲就回家去了。

第三天上午十一点左右,周建平带着车间主任胡国林,到华兴长途汽车站接人,等了不到十分钟,从出站口走出来一帮背着行李被褥的旅客,周建平老远就认出,那正是他要接的人。

离开出站口,在去往公交车站的路上,周建平指着胡国林,向身后的老乡们介绍:“大家注意了,这位是咱们厂里的车间主任胡国林,你们管他叫胡主任,或叫主任都行。国林,他们都是我老家那个村子的老乡,我让村长特意挑选的都是比较诚实机灵,又能吃苦耐劳的人。”

“厂长,其实咱们车间的工作并不是多苦多累,我认为车间工作比村里的农活轻松多了,都是操作机器,根本不需要下多大力气,只要勤快,肯动脑筋就能干好。”胡国林这话,实际上是针对身后这些新员工说的。

从二路公交车下车,步行十分钟就到了健生食品厂,周建平已经提前安排人员将以前的一处原料仓库打扫干净,当做这些新员工的集体宿舍。放下行李后,胡国林带他们去职工食堂吃午饭。

午饭的主副食跟每天没有差别,这些来自于元坝村的村民,明显感觉到这里的生活比家里强得多,主食馒头米饭管够,尽管副食也就是土豆丝芹菜之类的大众菜,但在老家,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除了夏天,其他季节基本没有蔬菜可吃,咸菜就是一日三餐的副食。

根据周建平的指示,胡国林告诉新员工,厂里对午餐进行补助,每人只象征性地收取一毛钱,但早晚两餐要按成本收费,这是为了体现公平,因为家在城里的职工不在厂里吃早晚两餐。

按周建平要求,从第二天开始,新员工就要进入车间观摩操作过程,胡国林给每人发了工作服,并给他们讲解了生产现场的注意事项,特别强调了个人卫生。

观摩一个星期后,周建平问胡国林对这些人有何印象,“很实在,大多数也很机灵,至于学习的快与慢,每个人肯定有差别。”胡国林道。

“不要把他们当做我的老乡,他们只是你手下的职工,你要对他们严格管理,无论是谁,一视同仁。”

周建平说这话显然有所指,胡国林是个聪明人,从名字和长相就能知道周建文是自己的兄弟,但他不希望建文有什么特别之处,更不希望受到任何照顾或优待。

十天后,胡国林将新老职工混合编班,两个班组新老职工各占一半,车间开始了两条生产线全开的生产模式。在新员工还没完全掌握操作方法之前,周建平要求车间以锻炼新人为主,不对班组提出产量指标,但产品质量必须保证。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