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水浒:从卖私盐开始 > 第二百四十七章 渤海之战(九)

水浒:从卖私盐开始 第二百四十七章 渤海之战(九)

作者:希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23:2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二十多里,两只船队相向而行,多少时间内会相遇?

听起来很像一道后世的小学数学题,但是邹润额头却开始冒起了汗。

答案很简单,不出意外的话半个时辰内就能进入互相的攻击范围。

但知道答案之后该怎么做呢?

在这不足六十分钟的时间里让所有人都傻乎乎干等着么?

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传令下去,各船做战前准备!”

海战的战前准备很简单,大概率只需要做两件事。

分别是防火和防火。

命令下达之后,各船的喽啰都开始动作,他们纷纷用木桶和绳索在海里提起海水,然后将海水注入甲板上的一排大水缸。

待水缸注满后,再取出厚厚的幕布,这玩意是用破布缝制而成,浇透浇湿之后可以挂起来挡箭,也可以当做灭火毯使,用过的都说好。

接着再拿出唧筒,将海水往船帆和绳索上喷,保证这两样东西同样能湿透。这样做虽然会加重船帆与绳索的重量,对缭手的后续操作造成影响,但是却可以有效避免战端一开,船帆和绳索就被轻易点燃。

做完了防火,就要准备放火。

虽然是大白天,但是各船的船舷两侧都插满了点燃的火把,船头船尾甚至还架起了火盆,这自然不是为了教喽啰取暖,而是方便战斗时点燃己方的火箭,为避免海风吹灭或者浪头打湿,数量上还要备多一些,然后就是将成捆的箭矢搬到船板上分散给弓箭手。

以上是普通船只需要准备的事项,至于队船和旗舰则在这个基础上额外还分配了六枚万人敌,以及十个火罐。

这些东西都被宝贝似的放在塞满了稻草的木箱里,专门安排身高、臂长、力大之人负责掌管,没有头领一级的命令,绝不允许随便使用。

当所有船只将这些东西都准备得差不多了,双方的距离也越来越近,双方士兵都可以远远看见海面上那一片片颜色各异的帆影。

刁斗上对官军船队的描述也越来越具体。

“敌军船只共计五十余艘(注1)。”

“八百料大船四艘,三桅以上四百料战船近半,余者多为单双桅刀鱼船。”

“敌军船队大致分为前、中、后三大部分,整体船型混杂,阵型散乱,船速不一……”

邹润一边听着,一边在心里快速盘算敌我双方的实力差距。

与官军相比,砣矶岛的船只数量明显要少,满打满算只有三十五艘,然后就是力胜(排水量)要小,目前砣矶岛最大战船也是八百料,但却只有两艘,而且这两艘船还是最初攻打麻顺时杨林采买回来的。

虽然当时被邹润雄赳赳气昂昂冠以了伏波和扬威的名号,但是这改变不了它俩本身是货船的事实,麻顺之战结束后,这两艘船就成了砣矶岛私盐买卖的主力货运船,最近因为战事紧张,才不得不把它们重新改头换面一番,拉出来撑场子。

除了这两艘大船,就是十六艘海鹘和艨艟,再往下就是十七艘小型的刀鱼船及其他杂船。

这么一看,自然是劣势凸显,不过除了这两点以外,砣矶岛船队也有其自身的优点——那就是形制统一,船速相仿。

除了在水军建立之初,那时候条件有限,邹润只能有啥船用啥船,但在水军颇具雏形、尤其是有了孟康和自己的造船厂之后,邹润就对水军的海船装备进行了严格的规范。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