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水浒:从卖私盐开始 > 第二百四十章 渤海之战(二)有大改动

第(1/3)页

“卑职辖下有澄海军两个指挥,合计八百人马,大小战船十余艘,均在登州水寨待命。”

“卑职有土军二百人,四艘刀鱼快船……”

“卑职有百余厢军,可堪一战……”

登州兵马虽然比不得陕西六路州县和河北诸处的边军,但海边也是边,相比较起内陆诸多州县,它的军事实力还是可以称得上雄厚二字的。

此战除掉岸上需要留守的兵马,仍可以轻松出动四个老牌禁军水军指挥、两个设立在险要地带的土军寨,以及各县的刀鱼巡检寨。

如此一来,能上船作战的军卒便达到了两千三百余人,可以通过海船转运上岛作战的步军也有五百余人,盘点各部原有海船,再加上从民间强征过来的合用船只,可以用于参战的战船可达五十余艘。

这般人船虽然比起预料之中的少了些,但也大差不差,马政听完点了点头。

“诸位既然坦诚相待,那么本将心里也就有数了。海战不比陆战,难以派出斥候探听贼情,至今也未捉到活的海贼喽啰,是故对于海上这伙贼匪,本将也仅仅是知道其人数在一两千人左右,为首者好像是甚么姓阮的渔民之流。”

“想来这厮们也确如那日录事参军所说,核心老贼只在数百上下,其余大多都是铤而走险的老弱渔民而已,如今本州集齐三千骁勇之士,近百艘战船,以狮虎搏兔之力击之,何愁不能一鼓荡平?诸位以为然否?”

上官都这么说了,厅中众人自然纷纷出言附和。

“我等皆听钤辖号令!”

“建功报国就在当下,我等唯钤辖马首是瞻!”

与会的武官和将校全都打心底里认同马政的言语,他们认为此战几乎没啥悬念,不然也不会痛痛快快交代出各自的兵马底细。

说来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邹润的超前保密意识。

正所谓事以密成,在势力没有成型之前,邹润总是奉行低调行事和隐藏实力的做事原则,他反复多次对麾下头领灌输这个意识,再加上砣矶岛远离陆地,岛上的防卫措施森严,没有军令任何人都是只能进不能出,所以即便已经过了一年的时间,砣矶岛的真正实力也并未为人所知。

不过可惜此次对上的是马政,这位沙场惯将虽然从西军边疆转到了渤海之滨,但从血火之中历练出来的军事水平却没丢掉,即便他认为贼人具有战力的只有数百人,但他仍坚持以数倍于敌的军队前去讨平,这等沉稳的作战风格,非战场老将所不能具备。

马政看着厅中一片应和之声,终于找到了些许当初和西军同僚与西贼开战的感觉,于是豁然起身,发出了一道郑重的军令。

“感承诸位鼎力相助!那就定于三日之后在登州水寨祭旗出征!”

所谓祭旗,祭的其实是牙旗,军旗分为很多种,有号旗、阵旗、将旗、牙旗等等,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牙旗。

“牙旗者,将军之旌。谓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饰之,故云牙旗。”

所以大将的一大荣誉叫做开牙建府,大将身边的身边的亲兵也叫牙兵。

宋朝的兵书上有云:“军前大旗曰牙,师出必祭,谓之祃”,

祭旗成为宋朝出征前法定程序这事有着悠久的历史,大概能追溯到宋朝建立之初,“高梁河车神”当年出征前时就曾干过,史书记载,“太宗出京前一日,遣右赞善大夫潘慎修出郊,用少牢一祭蚩尤、祃牙。”

再加上此次乃是海战,海边军民无不崇信海龙王,出海必祭之,所以马政干脆大腿一拍,决定将祭旗和祭祀海龙王这两件事一块办了,既是走程序,也是安定和激发军心。

这道命令受到众人的热烈拥护,一时之间钤辖司里响起一连串的桌椅碰撞之声,武官和军将们纷纷起身叉手称是。

“谨遵钤辖之令!”

……………………

官军要祭旗出征的消息很快流传开来,情报营早就死死盯住登州城里的一举一动,立刻就将这个消息传到了邹润的案头。

砣矶岛上,邹润原本正在观看墙上的海图。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