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 第八章 风起

明 第八章 风起

作者:酒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23:16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洪武十一年夏,魏国公徐达出居庸关,取热河上营(今承德),拔大宁(内蒙宁城),一路势如破竹,大小十余战,斩首三万余级。元帝畏之。问策诸臣,丞相驴儿主弃应昌,平章完者不花,乃尔不花主战。正在犹豫之间,徐达却停下了脚步,设大宁卫,筑城。派部将四处劫掠蒙古人牲畜当作军粮。吃不完的就卖给过往客商,换取米粮。时山西客商有贩米塞外者,多富。

侍讲大学士宋廉上书朱元璋,参徐达不推仁德,劫掠扰民。朱元璋和众臣商议。丞相胡惟庸劝朱元璋换将。宿将曹国公李文忠,左御史大夫旺广洋力谏不可,最后太师李善长出来说话,举了当年魏征劝唐太宗不要善待突厥的故事。原来当年唐破突厥,一向以仁义著称的魏征劝太宗将牛羊掠光,并对突厥人课以重税,房玄龄反对。最后太宗决定采取怀柔政策。魏征死后,回复了实力的突厥又开始侵犯边境,唐太宗十分后悔没听取魏征的意见。李善长拿出这个故事来,众臣才没有话说。

到了夏秋之交,蒙古人刚刚松了一口气,按兵数月不动的徐达突然亲率十万骑直扑应昌,一日夜奔行四百余里。蒙古人猝不及防,应昌一战而下。元帝脱古思帖木儿和丞相驴儿仓卒出逃,完者不花被擒,武卫亲军都指挥使巴彦阵亡,后宫妃嫔及王公贵族大多数被擒。傅有德取上京(注:内蒙赤峰林东县),汤和取庆洲(注:内蒙赤峰巴林右旗),三路大军互相呼应。八月,脱古思帖木儿传徼蒙古诸部,再次募集集二十万骑复仇,双方会战于应昌靼喇海(注:内幕赤峰达理湖),徐达使大将濮英诱敌,待元军追至,伏兵四起,火枪攒射。蒙古人用马队冲阵,不料徐达以武安国所授精钢连环弩组队押阵,乱弩如雨点般射下,元军大败。二十万骑生还不到五万,湖水为之赤。

以前蒙古人和汉人交战,遇上火器,总以快马冲阵,因为火枪射速慢,只要马队冲到跟前,就能将火枪队冲溃。这次没料到徐达还藏了杀手锏,那连环弩比以前明军所用连弩速度快了几倍,威力竟能穿透重甲。脱古思帖木儿措手不及,仓卒间十停人马折了七停。这个元帝打仗不在行,逃跑本事却是一流,再次踲去。徐达趁势向西威逼和林。上表报捷,徐达细述怀柔县令郭璞治政之德,典史武安国献弩之功。朱元璋在南京收到捷报,大喜。下旨随军将士各升一级,封徐达幼子增寿为武威伯;郭璞和武安国之功交给吏部评议,丞相胡惟庸以与民争利,扰乱教化阻之。

九月,蒙古人又弃了和林,在草原上和徐达打起了游击战,遇小股明军,则袭之,大队则避之。同时元太尉纳哈出带人马越到明军身后,到边境上骚扰,高城大池一概不顾,遇上村庄和小城则抢掠一空。边境之上,狼烟四起。徐达不得以,一边分兵巡边,一边上书请朱元璋下旨,命边塞之地建团练自保。

命令下到怀柔,郭璞、武安国张榜招乡勇。怀柔此时已经是北平府首富之地,民间殷实。众商人听说蒙古人来犯,,一日三惊。众商家忐忑不安,继续经营,则怕蒙古人来了人财两失,撤回别处,则这么好的赚钱机会白白丧失了,实在心疼。有人建议把工厂商行都撤离到别处,李善平讥笑他们说:“当年宋朝人就这样跑到了海南岛,最后都跳海了,不知大家能不能跑得更远”。众商家抱愧而去,但街市上却渐渐冷清了。听说组团练,大家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也为了早日结束萧条,纷纷捐资,三日之内,竟募银二十多万两。武安国这次又让人登记了,算作股份,以备分红。众人从来没听说打仗还能赚钱,一笑了之。

武安国自那日从告别徐达后,心绪一直就很烦乱。他本是随遇而安之人,每天挣挣钱,教教学生,已觉得非常有成就感。和郭璞等人聊聊天,用二十一世纪的思维吓唬他们一下,看他们目瞪口呆的样子,乃平生得意之事。等到目睹了山西移民的悲惨,心中自然生出一股同情之心,有了让身边所有人都有口安稳饭吃的想法。他没想到能和自己很敬慕的大英雄徐达平辈论交。见了徐达拳拳报国之心,感慨万千。徐达所料没错,朱元璋晚年,最终放弃了蒙古,明朝军队很少再拿出立国之初那种不破楼兰誓不还的气势。这在武安国所知道的历史当中,记载得清清楚楚。成祖之后,明朝兵马几乎就困守于关内,后来的又经土木堡之变等故事,从此一蹶不振。终明一朝,边患都极其严重,导致这个国家越来越内敛,最后天灾**而亡于李自成和满清。后经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大小百余次屠杀,中华民族从此如被阉割了一般,衰落下去。

“如果明朝没有边患会怎样?会不会开放一些,思维不那么封闭?如果当年郑和之后国家继续支持航海,不在民间禁止海运会怎样,会不会连美洲都是中国人发现的?如果明初的资本主义萌芽能像西方的资本主义一样可以茁壮成长起来,中国会怎样。会不会没有那些被屠杀的惨剧?会不会没有膏药旗飘荡在中国数十年之久,会不会连女真人入关的机会都没有?也许,我能真的能做些什么,经历我这一番折腾,怀柔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怀柔,中国应当也可以不为原来的中国”。想到这,武安国长吐了一口气,窗外,天高云淡。

大明朝现在只是一张白纸,如果能运筹得当,说不定可以画出一张绚丽的彩图。武安国想起到北平时看到的高梁河,在二十一世纪,不过是西直门外一条两米不到的臭水沟,此时竞有十余丈宽,河水滔滔滚滚。“但从自然环境而言,此时,还比我那个时代好得多呢”。

以后的几天,武安国基本上都把自己关在义学的房间里。自己从二十一世纪带来的东西,旅行地图册应该还能凑合着用,上面的世界地图,城市道路河流肯定不会和自己那个时代相同,但山川不会挪地方。望远镜已经送给了徐达,既然有了玻璃,仿制一个差性能一些的总不是难事。指南珍,经纬仪、手表以目前的科技和工艺水平都是可以仿制的。运动鞋可以生产纯皮木底的,估计又能让商行赚一笔。自己所知道的简单日用品,一一交给商家生产出来,足以让大明朝富甲天下。有了充裕的资金,兴办教育也不会遇到太大困难。如果能改变这个时代人们的见识,如果除农民和贵族地主外,还能在明朝建立起一个独立的工商阶层和知识阶层,影响朝政和历史的走势也不是没有可能。各种想法虽然纵横交错,但有一条清晰的脉络已渐渐显现在他的脑海里。

目前一切最要紧的,是不能让徐达战败,怀柔地处边陲,徐达一败,这里必将受到蒙古人的冲击,纵使凭自己现在的武艺,可以保得住性命,这两年来的心血,就统统白费了。以怀柔目前的富庶,肯定会引起蒙古人的垂涎。这个没有武备的城市,根本就是一座玻璃之城,只要蒙古军队或朝廷中的大佬轻轻一碰,所有一切都将支离破碎。没有机会把它再粘合起来,也不会再有这么多热心的人,这么多支持与关注。朝廷上面暂时还好说,一则目前怀柔县还未入大佬们的法眼,二则有徐达这个强援在,别人也会顾忌几分。而如果想解决蒙古人入侵的问题,必须用武力来说话。冷兵器作战,中原士兵和蒙古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武安国想起在故宫博物馆看到的清初入关的女真人的铁剑,足足有四五十斤,中原农民组成的士兵在这种分量的武器面前,肯定只有逃命的份。要想提高单兵作战能力,只能靠火器,这点上武安国佩服徐达,不愧是绝世兵家,看得很准。

想到火器,目光就落在徐达赠给他的迅雷铳上面,那只铳属于前膛火绳枪,铜制的枪管,口径有30多毫米,拿在手上十分沉重。武安国算了一下,每次发射都要先装填火yao,用椿子打实,加上弹丸,然后点火,一分钟打两枪已经是不易,每开一枪所用的时间,足够一个弓手射三箭。火枪威力不小,一百步以内可以穿透薄铁甲,百步以外就不行了。这种武器只适合组队连发,并且必须有其他兵种护卫,否则在战场上根本没有生存能力。从技术角度而言,还不如自己小时候玩的火柴枪先进。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