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三国的理想国 > 第10章:改良秩序办法多

三国的理想国 第10章:改良秩序办法多

作者:沧海一花蛤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22:52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袁徽听了士颂的话,只是默默地点点头。

做事要做彻底,更要在借助身边人的同时,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温和的、适度的,逐渐改造。

缓辔而行,士颂在马上对袁徽施了一礼,真诚地说道:“这些能够快速接受新鲜事物的老师,还请先生多费心调教。”

这绝对是一句恭维话,以袁徽儒学大家的身份,士颂提及的新事物,他肯定还是很难理解的。

可这样公开的赞许,他还是难以抵挡。

暂且忍住心里乐开花的得意,袁徽开口询问:“依将军之见呢?”

故作沉思状想了一会儿,士颂答道:“访求有学识的年轻人来学校。白天是孩童进学,晚间为这些人办夜校。”

“夜校?”袁徽皱眉问道。

“嗯,夜校。也可称为‘业校’,即为劳作之余来学习的意思。”士颂说完,袁徽等人点头表示明白。

看看身边的这几人,士颂接着说道,“把新教材的内容教会给他们,这些就成为了新老师,再去教导孩子们更有用的知识。”

“比如呢?”袁忠插嘴问道。

“礼仪、古训肯定要学。礼、乐、射、御、书、数,这些要简化学习。另外如盖房子、做车辆、造木船、种田、水利、医药等,这是对现实社会极为有用的学识与技术,应该进一步鼓励、推动学习。”士颂回应道。

古代读书人,一向以研究五经学说为荣。至于工匠、医药,那都是略低一等,甚至几等的工作。

现在士颂说得诚恳之余,又带着不容分辩的语气,袁徽等人想着并不是自己去学,也可以接受这样的言论。

“这样做,是要让学子们能够多有所长。”袁徽思索后,捋着胡须说道。

“老师所言极是。学子们的兴趣爱好,也未必都是一样的。这样的话,社会中的人们就都有一技之长。况且对于学习,未必只有当官这条出路。”士颂赞同着说道。

饱学儒家经典的袁徽,即便心中未必看得起劳动人民,但对于人尽其才的观点,他也是接受的——毕竟,不可能人人都只是捧着木牍、书卷,而不顾其它生计。

袁徽这样的读书人,心中的价值观是要做人上人。

那么,读书人对现实中的工匠、医药等人员,认为当然是需要而必不可少的,也才能更好地凸显自己的身份。

几人做着交流,已经到了郡府旁边的官学。

一行人下了马,把马缰绳递给侍从后,整理了衣袍迈步而进。

官学的大院内,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几排高大的房屋中,有相关老师带领着,为学子们答疑解惑。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士颂轻声说道。

袁徽点点头回道:“精妙之语。”

也不打扰师生们的学习,士颂等人在门窗外巡看一圈后,和袁徽以及几位官学管理人员转回到院子中央。

站在高大的松树下,他想了想,再对袁徽说道:“我们还要创办女学,办几间女校。这就要访求一些女子为师,让更多女童入校来学习。”

汉代女子的社会地位,相对后世较高。女子们学习的内容,除了如何相夫教子之外,也有女红、书画琴艺,还有天文历法、算术、经术,甚至包括胎教。

女子学习成果丰硕的,也有收徒授课的。但教学场所,都是在家中的后宅进行。

像这样公开筹办女校,肯定还没有过先例。好在士颂是后世穿越过来的,可以对此进行一些指导。

两人交流的内容主意是教育内容,以及保障女学生的安全问题。

“女校校址肯定要单独设置,可她们往来女校与住家,仍是令人颇费踌躇。女子出门,尤其是弱小的,是很不方便的。”袁徽试着劝说道。

他的这个疑问抛出来,其他的老师们,纷纷捋着胡须做着认同状。

看着这些以虔诚的心态对待儒家文化的人,士颂知道自己绝对不能说出“女孩子们自己上下学”,也不能说出“让女孩子排好队,由她们的亲属,甚至可以由士兵全程护送”的话。

这样看起来比较妥当的安排,这些古板、刻板的学究们,是断然不能答应的。

但这个问题,肯定难不住提出这个建议的他。

“这事很简单啊。”士颂随即回道,“安排校车,专门接送!”

“呃……”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