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玄幻 > 碧檀记 > 96 (94)古镇

碧檀记 96 (94)古镇

作者:雯舟舟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30 01:22:26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那一天,陈叔没有等来言覃就咽了气,为了他,毕庆堂筹备了震动上海滩的体面葬礼,极尽哀荣。

出殡的这天早上,天还没亮谭央就来到了毕公馆,为女儿梳洗完毕后,言覃忽然间仰头望着妈妈,眼泪汪汪的问她。

“妈妈,他们都说爷爷死了,可什么是死呀?”

“死就是漂洋过海,去很远很远的地方。”

“比妈妈去德国留学还远吗,那我以后还能再见到爷爷吗?”

“能!等你长大,走过很长的路,见过很多的人,懂得很深的道理以后,就能够见到爷爷了!”

回答了孩子问的话,谭央蹲在女儿旁边,为她穿上了白麻布的孝服。谭央的人生经历还有她每日面对的工作,使她对死亡的残酷有着异常敏锐的体悟,也因如此,她就更想教会女儿、说服自己——死亡不是泯灭,而是转化。至亲的死,朋友的死,甚至是一个陌生路人的死,都是如此。

究其根本,在坦然的面对人生前,我们要先学会达观的看待死亡。

穿好了孝服,毕庆堂就进来领着言覃走了。谭央楼上的窗户里看着他们父女俩的背影,披麻戴孝,在漫天的纸钱白花里显得尤其的悲怆凄清。

那个老人在杀她父亲时那样的冷血下作,令人不齿;可同样是这位老人,为了从日本兵手下救个陌生的女孩可以连命都不要,只因那女孩让他想到了她的女儿。谭央有些迷惘了,人性本来就是异常复杂的,却硬要世人分清大是大非、大善大恶,那又谈何容易?

这天夜里,毕庆堂回来时已经很晚了,一身疲乏的他扔下外衣就躺在榻上拿起了烟枪。吞云吐雾间,他看见卧房的门开了,谭央端着饭菜走了进来。毕庆堂颇为意外的坐起身,匆忙放下烟枪。谭央进屋后把碗筷摆到他跟前,忍着气的怨他,“在外面张罗了一天,回来饭都不知道吃,只晓得抽大烟!”毕庆堂从她的手里接过筷子,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挂钟,自说自话,“这么晚,我还当你走了。”谭央艰涩的说,“我走了你就抽?看来你这大烟,还真是戒给我看的。”毕庆堂心虚的笑了,没敢接话。

忧心忡忡的望着他的脸,谭央问,“你这么晚才回来,是去,是去干什么了?”毕庆堂抬头看见谭央一脸的惶恐不安,便明白她心里想的是什么了。用拿筷子的手背轻轻蹭过她的脸颊,柔声的说,“怕我再去杀日本兵啊?没有,在墓地多陪了陈叔一会儿,”说着,他的神情慢慢黯淡下来,“其实你担心的,也是陈叔最怕的,所以当时,在用棍子打晕一个日本兵后,即便中了一枪,他也硬撑着捡起地上的枪,开枪要了那两个日本兵的命!他呀!就是怕我像为方雅姐一样,铤而走险的去为他报仇农门悍女最新章节。”

说到这里,他紧紧盯着谭央,情绪激动却又意味深长的说,“小妹呀,陈叔他到死都想着我啊!我又怎能辜负他的一片苦心呢?”稍缓了片刻,他又冷森森的加了一句,“我和小日本不算完!这才刚开了个头!”

谭央看他吃完了饭,就站起来打算收拾碗筷下楼,坐在旁边的毕庆堂却伸手揽住了她的腰,“这么晚了,别走,陪陪我。”谭央笑着看他,摇了摇头,一本正经的回答,“不陪,不陪大烟鬼!”毕庆堂听了,紧锁住眉头,负气道,“别胡说!”谭央温柔的望着他,抬手抚着他的头发,轻声细语的央求他,“你就戒掉大烟吧,这是陈叔走前最惦记的事,”说着,谭央的眼眶红了,沉吟半晌才又开口,“也是我这段时间,最大的愿望!”

她的话就毕庆堂鼻头发酸,他搂紧谭央,很是动容的点头答应,“好,我戒!”“我陪着你一起!我……”话还没说完,毕庆堂就固执的打断道,“别陪我!戒鸦片时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我不想吓到你和孩子。”谭央却抓着他的手,委屈的说,“那就先离开囡囡一段时间,我陪你去别的地方。这么难的时候,我一定要在你身边!你不好过的时候,不就想叫我陪着吗?就像现在!”

谭央的话叫毕庆堂感触良多,其实世人寻爱不辍,说到底所求的,不过是能在困苦中相守。坎坎坷坷十几年,他终是得了这样的一份爱,何其有幸,又何其有命?

静默良久,拥她在怀中,滴酒未沾的毕庆堂竟然带着醉意的开口,“好,那我要是真戒成了,你可要在外面好好陪我段时间!”看着谭央点头答应,他便又得寸进尺的在她耳边补了一句,“白天晚上都陪!”

说完后,他便耐不住的笑了起来,这时窗外玉兔西沉,月色溶溶,正是家人相守,新日在望的时候……

盛夏的同里,在此起彼伏的蛙声与蝉鸣中,藏下一层薄薄的凉意,这凉来自于千年冲刷后洗尽铅华的素淡,细细体味方能了然,那是水乡古镇独有的韵味。

黄昏时分,一艘乌篷船停在埠头,毕庆堂从船中出来,不无遗憾的埋怨,“到得真快,也没听你弹几首曲子啊!”谭央在他旁边稀罕道,“从什么时候起,你还爱听小阮了!”他轻轻叹了口气,怅惘道,“自我以为再也听不到你弹了,便一听见差不多的声音,哪怕不是小阮,都觉得心颤,听再大的名角唱京戏都没颤得这么厉害过。我这才知道我爱听,比谁都爱听!”说着,迈步上了岸,回头把谭央拉上来后,看着门楹上颜色黯淡却依旧清晰入木的“谭府”二字,毕庆堂深吸一口气,神情复杂的说,“十五年了,真快!”

给他们开门的是吴妈,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没多久,她就离开上海回到同里照顾重病的丈夫,丈夫去世后,吴妈便留在了同里照看谭家老宅。每年入冬她都带着儿子去趟上海,为谭央送同里的租子。

吴妈看见谭央后便一把扯住她,拍着大腿的叫着,“哎呦呦,小姐,你真的回来了,前几天来人带话说你要回来住几天,我就日也盼,夜也盼,终于叫我给盼回来了!”说着,她眯着眼仔细打量谭央,“小姐啊,你这回气色好多了,不像去年冬天,瘦得呀……”

毕庆堂叫人把东西从船里搬出来,熟络的揶揄着吴妈,“你这老太婆,非要和你家小姐站在大门口说闲话,都坐了那么长时间船了,还不带我们进去!”吴妈循着话音看见毕庆堂后,瞪着昏花的眼,大惊小怪道,“毕老板,您也来了!”毕庆堂听她这话就不高兴了,“你这是年纪大糊涂了吧?该怎么叫我都忘了?”吴妈敷衍的笑笑,嗯了一声,转身进了院。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