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科幻 > 北野妖话 > 第十六章

北野妖话 第十六章

作者:废物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0-30 01:22:12 来源:笔趣岛

再说梨花村,自从张三儿走了以后,妖怪也跟着销声匿迹了,刘氏难免不心里惴惴不安、胡思乱想,张三儿还从没有这样离开过她这么久过,所以她夜里睡觉也不觉得安生,虽然说张家的田地上如今开始有了收获,日子慢慢的好了起来。不过刘氏的心里一直有深深的隐忧。妖怪像是隐藏在黑暗中张着大口的怪物,自己这一家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落到了它的口中。

七月十五到了,算了算日子,三儿的爹张老大走了十二年,可怜当初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刘氏只能给他修了个衣冠冢,葬在了张三儿的爷爷奶奶的身边。

早上的天有些燥热,刘氏提了纸钱和祭品,起了个大早,胳膊上挎着篮子走在早晨的乡野,等到了张家的祖坟前,给老张家的祖宗们恭恭敬敬的上香祭拜完毕。最后坐在了张老大的坟前抹着眼泪唠唠叨叨。

“三他爹,近来家里的事儿多,我没能来看你,你会不会怨我?他爹,可怜咱家的光景才过得去,救惹上了天大的麻烦,你再天有灵一定要照看咱儿子媳妇,保佑咱老张家家宅平安。”

顿了顿,刘氏提了酒坛,斟了满满两杯白酒,举起一杯扫在地上,自己也仰头喝了一杯流泪道:“三他爹,你以前最喜欢喝两口,可惜咱们家里穷,一直没让你喝得痛快,我今天带的很多,给你喝个够……以后想要什么就托梦和我说,这么多年,我梦里也不曾见过你啊......”刘氏说到这里眼泪直流,再也说不下去了。

心里的委屈都说了出来,刘氏终于停止了哭说:“他爹,咱三儿长大了,我也给她娶了媳妇了,儿子成亲那天你看见了吧,我操办的婚事你可满意?新媳妇儿来给你磕过头叫过你爹,多好的闺女,还是大户人家的孩子,知书懂礼,配了咱的三儿是咱张家的福气,他爹,你说是吗?”

“咱媳妇是个有本事的人,要不是她,我也没本事起了这片家业。赫赫,咱家还真的是祖上积了大德了,咱老张家总算是翻了身,再不受穷了。这该是你再保佑我们吧。”

刘氏说着忽然想起了后院的妖精,心里不由颤栗:“他爹,咱家招了妖怪了你可知道?儿子成婚的那天它竟然上了媳妇的身,沾染了这样的东西的人家,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啊,他爹,我害怕咱家的好日子才开始,就要走了啊,我担心三儿,担心三儿媳妇。村里的神婆对那个妖精也办法啊,他爹,你要是在天有灵,一定要保佑咱儿子,我一个人怕我保不住儿子啊……”刘氏一肚子的委屈没有人说,这回儿说出来更觉得伤悲,已经泣不成声。

天逐渐大亮了,梨花村的村民们开始下地干活,刘氏收拾起杯碗放在了篮子里,深深地看了一眼,张老大那还没有墓碑的坟,“他爹,咱三儿很快就会给你生个孙子,到时候,我就能给你立个墓碑,上面把咱儿子、孙子的名字写的仔细,咱老张家后继有人,你在九泉之下也能合了眼了啊。”(北方的规矩,老人死了,如果没有生孙子,就不能立墓碑,如果一直没有没有墓碑,说明这家绝了后了,这在当初是奇耻大辱。)

刘氏又来在公公婆婆的坟前磕了个头,正想离开,忽然看见张家所有的祖坟上,一起升起一股股青烟,袅袅升上半空聚在一起,越来越浓,久久不散。远远的就能看到。刘氏目瞪口呆的看着心里寻思:“这是?这是?这难道是祖坟上冒青烟吗?”她不敢肯定,可是田里干活的村民们不久就发现了异样,一起跑了过来。

“快来看哪,张家的祖坟冒青烟了。”

刘氏也只是听说过祖坟冒青烟的说法,总没有见过,可眼前自己家的祖坟上,每一座都飘出一股青烟凝而不散,十几座坟头凝成一片。

众人哪里见过这个奇景,一起叹道:“张家能那么快发家,看来是祖上的大德积到了这一辈人的身上。”一起向刘氏道喜。刘氏心里的阴霾也被祖坟的青烟给驱散,挨个的给每一座祖坟磕头行礼。

回到了家的刘氏暗自思忖:“老张家的祖坟都冒了青烟,不知道是不是传说中的气运旺盛的意思。想知道答案,再也不能等了,抬腿走去了玉帝庙里找和尚。

梨花村附近有座玉帝庙,相传是宋朝的遗迹,破败不堪,里面供奉的是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年深日久,这座庙宇早已经衰败了,供奉的玉皇大帝神像金身斑驳,香火几乎断绝。庙里只有三个和尚,两个老朽不堪,多少年来没有走出过庙门,十八年前刘氏才嫁来的时候,观山、观水两个老和尚就是现在一副要死得的样子,几十年了,刘氏都老了,他们还依旧昏庸老朽,没有半点儿变化。一动不动的枯坐。只有一个五十多岁的和尚微尘在打理着微薄的庙产。

熟门熟路,刘氏自己走到了观山和尚的禅房,观山和尚盘膝打坐,刘氏虽然心里急切但是知道这老和尚的规矩,也不敢来打扰,只是虔诚地跪在墩子上,低声的诵经。一个多时辰都没有听到这老和尚的一丝儿声响。她虽然不停念着经,心里不禁想这老和尚是不是还活着。

老和尚神游物外,此刻仿佛才回过神来,微微一笑:“老大家的,你又来了。”

“观山师傅”......刘氏正要开口,那老和尚淡然一笑说道,“你的来意我已经知道,天机莫问,我且送你一句话:儿孙自有儿孙福,你自走吧。”

刘氏不明白这话的意思,跪在地上不愿意离开,老和尚叹了口气,又说道:“可怜,可怜天下父母心,你且起来放心去吧,自此张家要有八十年的富贵,祖宗的福泽你们好生领受了吧。”

得了老和尚的确切答案,刘氏只觉得浑身轻松无比,大方地捐了二十两银子给庙里。回去的路上轻快了许多。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张家不知道哪辈子的祖先积了大德落在自己这辈人头上,老和尚从来不胡乱说话,他说有那是一定不会错的了。

为什么如此的笃信这个老和尚,这还要从刘氏的娘家开始说起,刘氏的父亲当年曾经说过。这两个老和尚的年纪他也不知道,但是在他小的时候两个和尚就是这副样子。两人都是有大智慧的智者。若是他们想要富贵,早就有权贵送上了门来,可是这两个老和尚宁愿让这座庙衰败。也不肯走出破庙一步。

路上的刘氏忽然想到,既然命中注定张家要富贵,那就是说儿子媳妇的性命无碍,是不是应该给三儿去封信要他早些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