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 > 惊门 > 序章(上)、七里山塘,绘人烟一卷

惊门 序章(上)、七里山塘,绘人烟一卷

作者:徐公子胜治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30 01:21:40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自古以来号称人间天堂的苏杭两地,或多或少都与唐代一位大诗人有关。

大唐长庆四年,时任杭州刺史的白居易发动民众兴建水利,修筑堤坝水闸、疏浚西湖。在钱塘门外石涵桥附近,曾有一堤名白公堤,如今已不在。西湖美景千年,后人便将湖上白沙堤当做纪念白居易之处,以致很多人误以为西湖白堤便是当年的白公堤。

白居易以诗文著称于世,至于其私生活方面后世各种考证褒贬不一。但唐代诗文大家中,出仕为官造福一方、发展民生经济、兴修农田水利并留下千年美景,直至今日仍在造福当地、促进商贸繁荣与旅游开发者,白居易首屈一指。

西湖白堤今犹在,钱塘门外古白公堤已无存,而江南一地,还有一道白公堤却保留至今,便是今天的苏州名胜、自阊门至虎丘的七里山塘街。

在修筑堤坝、疏浚西湖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大唐宝历元年,白居易告别杭州转任苏州刺史。白居易到任之时,前往吴王阖闾葬剑处虎丘凭吊怀古,看到当地河道於塞、水路不畅,便找来工匠与官吏测量设计,向商贾募资发动民夫开凿了一条山塘河。

此河东起阊门渡僧桥,西至虎丘望山桥,全长七里有余,沿河形成了一条热闹繁华的山塘街,又称七里街。

山塘河开凿的地理位置非常好,不仅有利排涝灌溉,而且水路交通便捷,邻河的山塘街一出现,便成了苏州商业与人文风景荟萃之地,后人亦称山塘街为白公堤,并在阊门外渡僧桥头立白公祠纪念。

苏杭美景,天成山水与人工巧建合一而成,然而白居易却未能久留,山塘河刚刚开通不久,便于次年秋天离去。离任之前的当年正月,白居易登山遥望姑苏城感慨无限,赋诗一首道――

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河头冰欲销。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鸳鸯荡漾双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

借问春风来早晚,只从前日到今朝。

……

白居易于山上楼阁中吟诗之时,却没有发现半山腰有两位仙人也在遥望城外七里山塘。他们是一男一女,宽袍大袖、腰系丝绦者名叫乔散人;云鬓高挑、婀娜秀媚者是乔散人的道友柳仙子,这两位仙家来自仙界万寿山,游历红尘于姑苏城外驻足。

柳仙子缓缓展开了一幅画卷,约一尺高、近四尺长,然而上面却空空荡荡一无所有。只听她轻声叹息道:“此卷是当年明月仙童行走红尘路过姑苏时所作,不用笔墨,摄月下水面倒映人间山河凝炼成画,却未留一丝痕迹。”

乔散人亦喟叹道:“明月仙童凝炼此画成卷时,清风仙童就在身旁,伸指将卷中画迹隐去,并用**力在上面画了一道门,从此画中山河人烟自成一界。”

柳仙子微微皱眉道:“这画中界,我亦不解,究竟是怎样一片山河呢?”

乔散人若有所思,一指山下道:“就是这人烟景象,你眼前所见,便是画中之界。”

柳仙子不解道:“可是这山塘河刚刚凿建而成,百年前明月仙童作画之时,人间尚无此河,难道画中也会有吗?”

乔散人微微一笑:“也许有,也许没有,此画本就是摄山水人烟而成,清风仙童以**力画一门封之,是在印证推衍之道。封入画中的山水人烟皆为虚景,却能随画外人间推衍而变化,就如水中倒影,不知再过千年之后,会有什么样的景致?”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