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科幻 > 走进不科学 > 第二十五章 韩·数学鬼才·立(求追读啊啊啊啊啊啊!!!!!)

第(1/3)页

屋子里,徐云正在侃侃而谈:

“艾萨克先生,韩立爵士计算发现,二项式定理中指数为分数时,可以用e^x = 1 x x^2/2! x^3/3! …… x^n/n! ……来计算。”

说着徐云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了一行字:

当n=0时,e^x>1。

“艾萨克先生,这里是从x^0开始的,用0作为起点讨论比较方便,您可以理解吧?”

小牛点了点头,示意自己明白。

随后徐云继续写道:

假设当n=k时结论成立,即e^x>1 x/1! x^2/2! x^3/3! …… x^k/k!(x>0)

则e^x-[1 x/1! x^2/2! x^3/3! …… x^k/k!]>0

那么当n=k 1时,令函数f(k 1)=e^x-[1 x/1! x^2/2! x^3/3! …… x^(k 1)/(k 1)]!(x>0)

接着徐云在f(k 1)上画了个圈,问道:

“艾萨克先生,您对导数有了解么?”

小牛继续点了点头,言简意赅的蹦出两个字:

“了解。”

学过数学的朋友应该都知道。

导数和积分是微积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导数又是微分积分的基础。

眼下已经时值1665年末,小牛对于导数的认知其实已经到了一个比较深奥的地步了。

在求导方面,小牛的介入点是瞬时速度。

速度=路程x时间,这是小学生都知道的公式,但瞬时速度怎么办?

比如说知道路程s=t^2,那么t=2的时候,瞬时速度v是多少呢?

数学家的思维,就是将没学过的问题转化成学过的问题。

于是牛顿想了一个很聪明的办法:

取一个”很短”的时间段△t ,先算算t= 2到t=2 △t 这个时间段内,平均速度是多少。

v=s/t=(4△t △t^2)/△t=4 △t。

当△t 越来越小,2 △t就越来越接近2 ,时间段就越来越窄。

△t 越来越接近0时,那么平均速度就越来越接近瞬时速度。

如果△t小到了0 ,平均速度4 △t就变成了瞬时速度4。

当然了。

后来贝克莱发现了这个方法的一些逻辑问题,也就是△t到底是不是0。

如果是0,那么计算速度的时候怎么能用△t做分母呢?鲜为人...咳咳,小学生也知道0不能做除数。

到如果不是0,4 △t就永远变不成4,平均速度永远变不成瞬时速度。

按照现代微积分的观念,贝克莱是在质疑lim△t→0是否等价于△t=0。

这个问题的本质实际上是在对初生微积分的一种拷问,用“无限细分”这种运动、模糊的词语来定义精准的数学,真的合适吗?

贝克莱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讨论,便是赫赫有名的第二次数学危机。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