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九十三章 父皇想要的人才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九十三章 父皇想要的人才

作者:张九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0:58:44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长孙无忌带着苦恼回到家中,又拿出一包草药,这是太子殿下相赠的。

命人将这包草药去熬煮,再一想近来发生的种种。

疲惫感涌上心头,不论舅父告诫,还是陛下的信重,这些都可以暂且不提,唯独眼下,总觉异常疲惫。

关中入春之后,各县开始忙碌耕种,第一批从并州送来的茶叶也到了宫中。

看着已经炒制好,干卷的茶叶,李承乾捧起一些仔细闻了闻,“爷爷,你也闻闻,茶香不错。”

李渊细细闻了闻,道:“并州的茶叶,朕记得去年喝的是江南送来的茶叶。”

李承乾先泡上一碗茶,道:“江南的茶叶送来会晚俩月。”

李渊抚须道:“朕还记得,秦岭邙山有不少茶树的。”

“嗯。”李承乾喝下一口茶水点头,接着道:“等以后茶叶的价值被更多人知晓,中原的茶树会越来越多的。”

李治与李慎,一人抱着比自己还大的布袋子,布袋子满满当当装满了茶叶。

李承乾又解释道:“这些茶叶都是去年时候,应公向并州诸多农户交代的,杜荷用肥皂换来的。”

弟弟妹妹将茶叶铺开,放在阳光下晾晒,还要将一些不好的茶叶挑拣出来,再将一些细碎的茶叶筛出来。

因此,整个东宫的人都开始忙碌了起来。

身为皇子公主,本可以不做这些事,可在皇兄的目光下,她们也只好听之任之,按照皇兄的要求挑拣茶叶。

李丽质好奇道:“皇兄,听说前天又有人劝谏父皇,说是科举制的事,父皇听了之后十分恼怒。”

李承乾颔首道:“从科举制经过中书省决议,父皇任命房相主持科举之事,此事就此定下,具体章程也就无可更改了。”

李丽质低声道:“妹妹是担心父皇的身体,听母后说,父皇近来火气太大。”

且说突厥与漠北在草原上打得难解难分,目前来说还影响不到大唐。

高昌使者与吐蕃都已经回去了,也没什么能让父皇担忧的。

外面的事就算再乱,至少还没影响到边关。

那眼下,能让父皇上火恼怒的也就剩下了眼前这些琐碎事。

又或者是父皇也人到中年了。

李承乾喝着茶水,目视前方思考着,饮下一口又将茶碗放在一旁,道:“说来应该没什么事,会让父皇这般恼怒上火,孤与中书省分担了绝大部分的压力,只是人到中年偶尔上火,应该没什么大事的。”

李丽质坐在皇爷爷边上,又看向淡定自若的皇兄,她又道:“科举很重要吗?”

李承乾点头道:“在集权的统治下,科举十分重要。”

“那为什么会有人反对。”

“他们反对的不是科举,他们反对的是破坏他们利益的制度。”李承乾耐心道:“自两汉之后,世家大族的地位不断提高,他们中有绝大部分的人坐在了高位上,他们就可以通过联姻嫁娶,或者是分摊利益等种种手段,来构建他们自己的利益脉络。”

“放眼中原王朝,能够进士及第的人多则六七十,少则二三十人,可这些进士十有**都是出自他们的家族,这难道不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吗?”

李丽质听得认真,这个懂事的妹妹对知识汲取能力很强大。

“你现在虽不懂,多听一些也无妨。”李承乾接着道:“久而久之,他们能够利用自己的关系,也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来控制科举,而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精英,他们或许能够帮皇帝,帮社稷解决一些问题,可这样的人也就不再去关心底层黔首乡民了。”

“科举本就是为社稷选拔人才的,为万千读书人期盼的道路,它不能成为某些人的工具,因此孤与中书省才是力排众议,坚持要施行糊名。”

李渊笑道:“承乾,你现在想得这么多吗?”

“爷爷,孙儿如今参与朝政,想的事自然多了,孤还想着让弟弟妹妹早点成才,这样孤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青雀与恪儿还不够成才吗?”

“不够呀,光是这两个弟弟还是不够。”

李渊叹道:“朕这年纪是大了,想不懂伱们所想的事。”

从一开始父皇就开始提拔张行成,马周这样不畏强权,敢于向权贵与世家叫板的年轻臣子。

父皇想要什么样的人才,便可想而知了。

在崇文殿外,坐了半天,也将嗮了半天的茶叶都收拾起来。

三月中旬的长安下了一场大雨,一架架马车从泾阳离开,分成两队,一队前往阴山,另一队前往河西走廊方向。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