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四十七章 伏允的下场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四十七章 伏允的下场

作者:张九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0:58:44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早朝结束了,李承乾松了一口气,躬身行礼目送着父皇离开太极殿。

随之松了一口气的还有当今中书省中书令兼吏部尚书,更是当今赵国公的长孙无忌。

等众人都已散去,长孙无忌还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目光看向还在与吴王,魏王有说有笑的太子。

就因为舅爷的一句话,这位太子想要做皇帝。

而身为太子的舅舅,长孙无忌秉持着自己的良心,至少没有答应任何有关谋逆的想法,更没有作出任何的承诺。

今天的早朝不可谓不是千钧一发。

长孙无忌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细汗,也不知道这太子是早就有了打算,还是应变能力厉害。

总算是漂亮地将这件事应付过去了。

这太子的舅舅,真的很难当。

就因为舅父的三两句话,老夫就差为了这个东宫的储君不要这颗项上人头了?

做亲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尤其是当这李唐江山的皇帝家的亲戚。

“舅舅!”

听到身后的呼唤声,长孙无忌立刻换上一脸很用力的笑容,转身行礼道:“太子殿下。”

李承乾道:“大家都去忙了,这里没别人,舅舅不用这么多礼。”

长孙无忌尴尬一笑,道:“殿下,随臣来。”

“啊?”李承乾跟上脚步道:“去做什么?”

长孙无忌的脸时而板着,时而还要挂着笑容,尽可能语气温和地道:“陛下要去秋猎了,太子往后要留守长安,监理朝政,是要去送陛下的。”

“对呀,孤要去送一送父皇。”

长孙无忌摇头不语,就差说一句:不然呢?

心说也就罢了,太子还年少往后可以好好劝导。

玄武门,五千大军准备开拔,护送皇帝一家去骊山秋林的将领有金吾卫大将军尉迟恭,还有作为前军的左右千牛卫的将领牛进达,与带着左右监门卫的梁建方。

在玄武门的西侧还有一条河道,那是汉时太液池的遗迹,如果仔细看还能发现唐皇宫的向西延伸的方向,能够见到一片平整的地基,那里便是汉朝的建章宫的遗迹。

现在的大唐还没有修建大明宫,也没有重新开凿太液池,以至于现在的玄武门附近还很萧条。

长孙无忌一路带着太子走着,一路解释种种规矩。

李承乾听着舅舅的絮叨,看到宁儿正在与几个宫女叮嘱着,走近的时候大概可以听到她说晋王睡觉时还会磨牙,餐食少用粗粮。

清河公主一早睡醒一定要喝水,东阳公主睡觉时会踢开被褥。

高阳公主右边的牙齿有些松动,说不定就要换牙了,再几次叮嘱不能让她们饮用生水,食物一定要煮熟等种种事。

宁儿任职东宫掌事女官,她的办事能力一直很强,至少在宫里东宫缺少什么,或者遇到什么事她能够妥善地安排好。

照顾弟弟妹妹这大半年,她也记得每个孩子的习惯,照顾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地方,乃至于她们的身体状况。

早在这一次秋猎之前,昨夜她也没有休息,给每個弟弟妹妹准备好要出行的用品。

光是忙这些,她就一夜没睡。

一直走到玄武门边上,就见到了准备上马车的父皇,护卫在父皇马车旁的便是李恪。

李世民站在马车边,打量随行的兵马。

李承乾作揖道:“父皇。”

“嗯。”李世民看看后方的一驾驾马车,多半是准备好了,叮嘱道:“你留守长安,监理朝政如有遇到不解之事,可以多问问辅机与玄龄。”

李承乾平静回道:“儿臣明白。”

“嗯。”李世民抬头看了一眼玄武门。

也不知道是不是砖石用料的缘故,这玄武门的城墙一直都是漆黑的。

等父皇坐上了马车,李承乾又道:“恪弟,照顾好父皇。”

李恪拉着马儿的缰绳,颔首应声:“嗯!”

又见到坐在后方马车的李泰,李承乾向他投以微笑。

见状李泰站在车辕上,躬身行礼。

随着尉迟恭一声大喝,这支队伍开始缓缓前进,行进的速度并不快。

李承乾站在玄武门边上,揣着手站着,目光看着一驾驾马车离开。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