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二十七章 长安传闻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二十七章 长安传闻

作者:张九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0:58:44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兴庆殿内,安静得能够听到呼吸声。

红楼的故事贯穿了宁国府与荣国府两个大家族从兴盛走向落寞,父皇会有此一问,大唐这么多读红楼的人自然也会追问。

给皇叔的红楼篇幅提到了荣国府的元宵夜宴,目前还未到结局。

见儿子迟迟不回话,李世民低声道:“一个故事而已,朕不会在意的。”

言罢,李世民继续观察着这个儿子,接着道:“朕更喜欢让长子来继承,朕希望曹先生能够这么写。”

如木雕一般的揣手而坐的李承乾缓缓开口,道:“父皇也说了,这不过是個故事而已,这世上本没有宁国府,也没有荣国府。”

李世民忽然一笑,拿起一旁的酒水,听着酒倒入碗中的淅沥声,接着道:“本来今年不打算打一仗,可朕推迟了丽质的婚事,便有了空闲与心力与吐谷浑算账。”

“父皇英明。”李承乾连忙回道。

说来原本大唐对吐谷浑的战事应该是在明年,东宫的蝴蝶扇了扇翅膀,让这场战争来得更早了一些。

“孙思邈派人与朕说了,女子生产最好的年纪是在二十岁,就如他鼓励让人们别喝生水是一样的,从来没有人正视过。”

李承乾颔首道:“从现实意义上来看,孙神医高瞻远瞩,就是看得太远了,而绝大多数人顾好眼前已很不容易。”

“你能看出朕的苦心,朕很欣慰。”

这君臣父子两的谈话很平静,平静得让一旁几个太监感觉到不舒服。

寻常父子谈话哪有这么平静的。

李世民又是勉强一笑,道:“不说这些了,听闻吐蕃派来的信使来见过你了?”

李承乾蹙眉道:“那位信使是个骄傲的人,他觉得有朝一日,吐蕃能够与大唐掰手腕,要不就是想要大唐平起平坐。”

“呵呵呵……”

李世民冷冷一笑道:“平起平坐,他好大的口气。”

李承乾接着道:“现在的吐蕃考虑着大唐与吐谷浑的战事,如果这一战大唐赢了,吐蕃会来挑衅大唐,要是大唐输了,吐蕃也会去攻打吐谷浑,坐收渔翁之利的同时,来挑战大唐。”

“朕还听闻他去见了青雀?”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接着道:“朝野都知道,在这长安有一个储君,还有一个最得宠的皇子,那就是孤的弟弟李泰,信使这么做无非是两头讨好的小聪明而已,儿臣不屑这种手段。”

又有太监给陛下续上酒水,见太子殿下眼前的这碗馄饨已凉了,便又端了下去。

这奇怪的父子氛围,让这兴庆殿的太监们也是战战兢兢,生怕闹出一些动静会让皇帝或者太子,不论是这父子哪一方,不论是谁,只要拔剑而起,大唐社稷就完了。

太监们心中祈求,这场谈话快点结束吧。

再这么下去,他们先要疯了。

撤走了眼前的碗,桌子总算是干净了,李承乾的脸色也舒坦了不少。

“你觉得吐谷浑这一仗胜算如何?”

李承乾蹙眉反问道:“父皇觉得呢?”

李世民冷冷一笑,道:“此战必胜。”

“儿臣也是这么认为的。”李承乾颔首道:“对于骁勇善战的唐人来说,拿下吐谷浑是理所当然的事。”

“松赞干布的信使见你们究竟想要做什么?”

听着父皇的问话,在殿内还有些回音,李承乾气馁一叹,道:“还能为了什么,将来的大唐有多么强大,取决于后人如何?他们是骄傲且自大地想要揣测出将来的唐人会是什么样。”

言至此处,李承乾再道:“松赞干布狼子野心。”

“朕听闻吐蕃也想要尚公主?”

与皇帝论少年?

这是一件很吃力的事,用和亲来换取和平?这种议题说多了就想拍桌子骂人。

李承乾心头还是忍下了怒火,站起身道:“父皇,儿臣东宫还有事,就先告辞了。”

闻言,李世民有些错愕。

可这位太子就这么起身走出了兴庆殿。

皇帝的神色呆滞又诧异。

一旁的老太监与小太监们汗如雨下。

终于,李世民一手握拳,放在桌上,沉声道:“朕这个父皇是如何不让他满意了?他是觉得与朕说话是多费口舌吗?”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