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明:朕让你监国,大明全疯了? > 第四十三章:朱瞻基:老朱百年后,他的不就是我的了吗?我真特么机智!!!

第(1/3)页

至于夏原吉,不是朱瞻基看不起户部,如果他真的敢拿五成利,估计以后这老头只能中午出门了,不然早晚都得被人套麻袋!

说不定这里面还有朱棣的指使。

看了一眼夏原吉,朱瞻基道:

“夏老头,这次真不是我占你便宜,我实话告诉你吧,我打算直接用新盐将现在市面上所有盐的市场全部挤掉,重新制定食盐贩卖的规制!”

夏原吉愣了下,问道:“重新制定食盐贩卖规制?”

朱瞻基点头,继续道:“前些日子我已经安排人前去寻找一些家底殷实的富商,届时让他们聚集在应天,我会按照大明的地区划分,以及各地区的人口多少,然后制定好规矩,每个地区安排一个固定的商人按照我制定的规矩去贩卖这些盐。”

夏原吉和朱高炽闻言,两人互相看了一眼,还是夏原吉再次道:

“太孙殿下恕罪,臣有一事不解!”

“说!”

夏原吉拱了拱手道:“敢问太孙殿下,自古以来商人逐利而行,殿下又如何去限制这些商人?万一其中有人私下里不遵守规矩,太孙又当如何?”

“这个简单!”

朱瞻基微微一笑道:“想要成为盐商可不是那么简单,到时候我会让他们缴纳一笔数量巨大的保证金,这笔保证金就是他们保证按照规矩行事的保证,如果他们按照规矩办事,到了时限,这笔保证金就会退还给他们,如果不安规矩,我不仅会扣掉他们的保证金,还会终止他们的盐商资格!”

“保证金?”

第一次听到这种新鲜词汇的夏原吉眼睛顿时一亮。

不管什么金,既然是金子,那不都是钱嘛?

对于户部而言,有钱,那就一切好说。

就连朱高炽闻言也是笑了起来,拍拍手道:“此计甚妙,如此一来,为了成为盐商,朝廷定然会获得许多保证金!”

“你们想啥呢?咱们朝廷也是要讲信誉的知道不?”

看到两人一副见钱眼开的样子,朱瞻基一脸无语,鄙视道:

“这些保证金我们只是代为保管,如果他们按照规矩办事,那么这些钱就会还给他们,如果不还给他们,以后谁还和你们讲规矩?”

“可是………这个………这么多钱,难道朝廷就不要了?”

朱高炽有些可惜的搓了搓小胖手,一脸心疼。

虽然他现在还没见到这些所谓的“保证金”但是他也能想到,这些钱究竟会庞大到什么程度?

一想到这些钱居然不属于朝廷,穷惯了的朱高炽立马就有些心疼起来。

“当然不能要,商鞅立木的道理,爹你又不是不知道?”

朱瞻基撇撇嘴,继续道:“再说了,这保证金才多少?你想想咱们大明有多少人口?夏老头,咱大明五千万人该有吧?”

夏原吉闻言脸上闪过一丝迟疑,这才点了点头道:“去年有过粗略统计,虽然不甚准确,但是人口数量大致在五千零九十五万人!”

朱瞻基看了一眼夏原吉,虽然夏原吉脸上的迟疑不明显,不过朱瞻基还是看的很清楚。

其实这也不怪夏原吉,大明的人口哪怕放在后世,其实也一直像个迷一样。

你能想象,在没有天灾**,也没有大型战乱,加上明初因为占田制度,没有耕地不足这种矛盾的情况下,

明朝的人口,居然不增反减了?

而且还是一年减少上千万那种!

这里面隐藏的东西,朱瞻基不用动脑子,都能想到这里面的问题。

按照正常的人口增长规律,现在的大明人口至少都在七千万左右的样子。

不过这种事情涉及到的东西太过复杂,朱瞻基倒也不急着去弄明白。

毕竟饭要一口一口吃,路也是一步一步走的。

一下子上马太多事情,朱瞻基也怕自己一个掌握不住,搞不好就会翻车。

既然现在官方的人口是五千万,朱瞻基也只能用这个数字。

所以朱瞻基想了想,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后,就继续道:

“夏老头,一个人一年五斤盐要吃吧?五千万人,再加上各种牲口,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消耗,一年五万万斤盐是需要的吧?”

朱瞻基说一句,朱高炽和夏原吉就点一下头。

特别是夏原吉,作为户部尚书,对于这些数字,简直不要太敏感。

朱瞻基说得对不对,他几乎不用去算就能知道答案。

听到朱瞻基说到五万万斤盐时,夏原吉才摸了摸胡子站了出来道:

“启禀太孙殿下,大明去年仅两淮及两浙地区产盐便超过四万万斤,整个大明产盐一共为十万万斤有余!”

朱瞻基:“………”

好吧,他的估算看来还是有很大的问题。

这就是大明人口明显对不上号的问题了。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