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逆袭大清 > 第五十一章 再次招人

逆袭大清 第五十一章 再次招人

作者:圣灵之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20:30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随着张瑞宣布田地租金之后,很多租不田地跟被地主老爷们压削得厉害的佃农们仿佛看到了人生新的希望,纷纷举家相投。

虽然当地的乡绅有所怨言,但是目前对他们影响也不大,只是可伶了那些跟他们签了约的佃农们心在滴血。

附近的知县虽然对于张瑞大势吸入流民有所警惕,但是当张瑞以每石一两银子价格收取周边平民百姓的粮食为他们完成夏税时候,从来没有感觉夏税如此简单的县老爷们感觉这一切还不错。

要知道就这样这干旱的天气,那些乡绅们给出来的也不过六钱银子。而张瑞一个人就吞下了两万石的粮食,把周边要交的税款粮银都弄个干净。

本来乡绅们对张瑞这样的做法还有所怨言,但是当张瑞一收完粮食后。老天居然下起了大雨。于是,他们反到哈哈大笑。反而觉得是上天都不让张瑞好过。

下雨了,那么粮价又可以以四钱一担的价格来收。

他们不过走远一些路程到别处收而已,一些没有卖粮给张瑞的乡绅甚至后悔了。早知道这天这么快就下雨应该早早把手里的粮都放给张瑞。

贫困无地的流户自古是官府头疼的事情,能找到田地给他们租种还好。但是一些地主乡绅压迫太过,如一些甚至要求二八分成,致使他们有地没租不来到处流串。这就给县城管理造成麻烦。

当张瑞吸收那些无地的流民户时候,县老爷虽然知道这个有违大清律规,依旧无视也不上报。毕竟张瑞他又没有造反,知府还有意为其请官。

周边流民贫困户少了,县城也更容易管理。张瑞还组织这些人去开荒,杀土匪。这开荒以后可以增加税收,杀匪可以安村保民。这些对着县老爷来说可都是不小的功绩。

因此县里不但不阻止,反而还让手下的捕快等宣传让那些没地耕种之人去张瑞那工作。

由于官府的纵容和宣传,此时直连山的人口急速上升到了一万多人,在这个时代这是比拟县城的人口。

大量人口的流入以及大量的物资购入的结果就是直连山银库快速减少。此时的直连山银库只剩那一万多银子。而一个半月之前银库之中还有黄金二千四百六十两,白银五万多两。这二千四百六十两黄金可以到广州府中换白银三万五千两。

一个月败了近七万两银子,换来的都是没有什么用处的无地穷民。而且这些贫民还是要多少有多少。有看着账目的刘睦修不禁感叹,这张六也太能败家了。

不但刘睦修感叹,连此时在管理开荒队的李混也感叹。哦,不,应该不叫做李混,叫做李修德。

“开荒而已,哪里用这么好的工具?这么多的耕牛得要多少钱啊!“

李混因为张瑞的事情而让李德才损失了大笔的银子。按着李德才的意思,他应该被沉河才能平愤。但是由于张瑞花了两百两要人,李德才也见好就收,这才让李混活了下来。同时也改了名字,李修德。

李修德对张瑞是发自内心的感恩,自己认为那怕不是张瑞给他承诺的五十亩田地,自己也会对张瑞死心踏地。

同时,随着张瑞的不断壮大,李修德心中也不禁感到自己的幸运。

大量的银子使用主要是购入粮食,油,土布,食盐,铁锭。由于周边的矿产,硝石以及硫磺的购入价便宜,这两样反而没有那么多。

在粮食方面,此时山寨有囤粮两万多石,这粮食勉强够一万人一年的食用。按刘睦修的意思没有必要再次囤粮。毕竟这田地开荒好之后,只要一种上粮食多少就会有收入,而是到时候这些平民也不必再由张瑞养活了。

对于刘睦修的建议,张瑞没有认同,而是再次掏出了两万两银票给刘睦修,让他以五钱的价格再次购买两万石。

食盐跟油都是以这样的标准囤积,反而布匹减少了,铁锭增加。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