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 > 造车 > 第九十章 潜在意向

造车 第九十章 潜在意向

作者:榕之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30 01:20:27 来源:笔趣岛

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海外华人窝里斗的传统确实有些上不了台面。

作为农耕文化的代表,尤其是明清两代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曾经一直屹立在世界文明之巅的中华文明在近现代明显落后了西方文明半截身段,从而也导致了洋人高人一等,海外华人无形中矮三分的潜规则现象。

在越南,由于中越两国历史因素影响,曾经出现了排华浪潮,大批生活在越的华人都回到了祖国怀抱。不过还是有一些已经在越南扎根并站稳了脚跟的华人留在当地,经历了好一阵明哲保身的艰难岁月后融入了越南社会。因此,留在越南华人更懂得团结的力量,华人间凝聚力比其他国家都更要强大。而且有能力在中越动荡关系中屹立不倒,从侧面说明了这些人都是海外华人中的精英。

当中越邦交正常化后,在越华人又开始在商界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要融入本地化,与越南人的通婚不可避免。就好比站在韩皓眼前这位有些拘谨但眼中充满了朝气的男青年就是代表之一,他叫黎顾华,是一位26岁中越混血儿。

黎家算是越南华人中有名的富豪,跟其他华人秉承华华联姻的理念不同,黎家老爷子更开明并不禁止子孙跟越南人通婚。血统只是一时,文化才是永恒,只要信奉中华文化就是华人。这个观点确实足够超前,但也赢得了极小范围华人的赞同。

“韩总,你们在越南真的有意向建一个摩托车厂?需要在当地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

得知华夏厂准备进军越南,黎顾华一早就心动想接触这个项目。作为每天通过卫星接收器收看中国《新闻联播》的华人,他知道华夏厂在中国的影响力。摩托车不单适合中国,也合适越南这个半岛国家。

韩皓只是在和华人商会交谈时随口提了一下,没想到这个黎家的年青才俊就如此上心,不免多看了他几眼。华夏厂要对越南出口摩托车,有几位华人有意合作,不过仅限于进口贸易一块,就是他们买断车辆,到底在越南如何运营华夏这个品牌就不用中方操心。买断式贸易,对华夏厂来说轻松多了,钱货两清,既能试水市场又不用承担太多风险。日系品牌摩托车汽车进入越南,基本就是采取这样的策略。

在一块肥沃的荒地上开垦精耕细作,总比不定期来掠夺性采摘要更具有前景。对大众汽车运用超前眼光进入中国,从而在中国赢得了压倒性的市场地位,韩皓可没有少赞叹德国人的先见之明。

在越南呆了几天,韩皓特意找时间去当地摩托车经销商暗访了一个下午,发现不少当地人满怀期待走进商店却黯然离开。通过翻译得知许多离开的人都是被日系摩托高昂的价格吓跑,虽然日货看上去高大上,但价格实在跟现在的越南大众有些距离。虽然关税方面比中国要便宜许多,例如进口铃木GS125在中国卖将近2万,但在越南只要1.5万左右,但依旧超出了大部分人的消费能力。

在店中卖得最火的是铃木的一款小脚踏车,排气量只有50CC,价格高达8000人民币,成为许多年轻越南男女的首选。围着小踏板车转了一圈,得知这款摩托车是从日本原装进口,韩皓带着手下一起分析了成本,得出如果由华夏厂生产的话,满打满算不超过1500元的成本。当然仿品质量上要略逊一筹,不过开个5年时间不成问题。

韩皓承认,原本在国内对日系厂家的实力估计不足,没想到他们已经渗透到东南亚国家的各个层面。作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日系产品如同精确制导导弹般在全世界攻城拔寨,势不可挡。单单在越南,韩皓从日用品到奢侈品,都看到日系品牌的身影。为此,看到衣着光鲜气度不凡的韩皓,许多越南服务人员第一句话都是用简单日语问好,因为他实在太像外出游玩的日A本人了。为此,韩皓特意寻求大使馆的帮忙找了五星红旗徽章给商务团佩戴上,证明自己中国人的身份。

对日A本人在工商业领域成就尊敬,但不代表韩皓喜欢在国外被认为是日A本人。因为这无关个人虚荣得失,而是国家民族的尊严。也正是从这一个小细节,韩皓感受到了日A本在世界的强大影响力。

相比百年前中国人看待世界时局的绝望,彼时孱弱的中国正面临来自世界各国豪强的瓜分,除了麻木之外只有痛心疾首。现在以韩皓为代表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国人,再次看待时局除了好奇佩服之余,心中更多是一种蠢蠢欲动的挑战。凭什么我们中国人不能像你们这些发达国家一样过上好日子?你们所有的别墅汽车,迟早我们也会拥有甚至比你们的质量更好。

当然从历经百年的观念转变,其中离不开亿万中华儿女的血和泪,如果之前韩皓还对政治老师在讲台上一本正经讲述有些嗤之以鼻,现在的他走出国门更能理解书本上讲授的知识恐怕不如现实中发生真实历史进程的百分之一艰难。

面对黎顾华的邀请,韩皓专门和他进行了一次闭门会谈,双方围绕的就是在越南建厂的议题。

看到黎顾华给出的合作方案,韩皓一时有些愕然,因为这基本上就是国内厂家和外资品牌合资的脚本。50:50股权分配,华夏厂以技术和品牌入股,越方股东利用土地人力和政策合作。

在越建厂最大的风险就是政治因素,或者说是本地化的关系处理问题。中国凭借优异的招商环境引得大批外资落户,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政府出面背书,承诺保证在华投资商的合法利益。现在华夏厂要到对中国有历史摩擦的越南建厂,最大的顾虑就是投资的利益是否得到保障。依照初步设想,在越建立分厂,至少需要2000万人民币的投资。这些钱虽然对华夏厂来说不算伤筋动骨,但量化到每辆摩托车带来的利润积累,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

“韩总,你大可放心。我们黎家跟军方关系不错,想必他们对这个项目也会很感兴趣。作为合作伙伴,我们足以保障你们在当地的利益。就像我刚才说的,你们只需要考虑商业、技术上的问题,其他一切由我们负责解决。”

看到黎顾华一副胸有成竹的表现,韩皓对这个被誉为黎家接班人的保证信了几分。不过在中国已经有风声传出禁止军队政府经商,眼下在越南军队经商却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从大使馆方了解,有越方军队介入的投资,安全性不用担心。当其他企业正忙着在国内求国外品牌合资,华夏厂已经可以走出国门,享受超国民待遇风光地当一把投资商角色。如果合作成功,华夏厂算不算是中国商界对外输出模式的典型代表呢?韩皓一时在心里暗自想道。

毕竟还只是考察,具体建厂与否还需要回国再经行系统性风险评估,不过韩皓还是邀请黎家派出代表团到中国对华夏厂实地考察。中国市场很大,但走出去战略却不能落下,韩皓内心一直有在全世界范围内跟日系品牌竞争的潜在意愿。黎家表达了他们的诚意,就算这次合作不成,建立起人脉关系依旧是一大成果。

飞机从越南起飞回国,这次考察算是初步达到自己的预期,也让韩皓对东南亚市场有了更深认识。待处理完国内事务后,韩皓打算对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经济不错国家进行考察,看看能否在当地拓展市场。

现在华夏厂已经在国内算是一家乡镇企业的巨头,盈利纳税无一不昭示其巨大的经济地位。韩皓也逐渐从日常管理中解放出来,更多的是对企业大方向的把握。一个人的精力实在有限,抓大放小,是韩皓从中悟出的道理。

一回到国内,韩皓就接到一个让他难以接受的坏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