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 > 造车 > 第八十四章 内部研讨

造车 第八十四章 内部研讨

作者:榕之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30 01:20:2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华夏厂跟三菱汽车合作引进L120车型技术,并且形成5万台整车的项目报上去后一直没有下文。市里、省里几乎都是一路绿灯,项目一路直送中央,韩皓本以为在年前会有好消息,但依旧看上去遥遥无期。

通过在机械工业部担任汽车一处副处长的荣启明寥寥几句口风,韩皓了解到华夏厂的5万微车项目遭遇了巨大阻力。虽然中央主要领导曾肯定微面、微货在国内的主要作用,要求鼓励发展微车市场。但是你华夏厂一个民营企业,利用擦边球的模式取得了微车目录,现在上马5万辆的整车规模,是不是有些不自量力。尤其国家已经规定了微车定点生产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对微车有具体的规划,当前长安、昌河、五菱和规模最大的津汽已经初步形成了遍布全国生产布局,再批准地方企业进军微车市场不符合产业政策规划。

1994年,国家正式公布了汽车(包含摩托车)产业政策目标。

1、到2000年,汽车总产量要满足国内市场90%以上需要,其中轿车要占据一半以上,基本满足轿车进入家庭的需要。摩托车基本满足国内需要,并实现对外一定数量出口。

2、2000年前,国家支持2-3家汽车企业迅速成为具有相当实力的大型企业,6-7家汽车企业成为国内骨干企业,8-10家摩托车企业成为面向国内国外两大市场的重点企业。鼓励大型企业和骨干企业实行“强强联合”,在2010年前形成3-4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和3-4家大型摩托车企业,实现中国自主企业参与到国际竞争。

3、建立少厂点、大批量生产体制和少数大型企业间有序竞争的结构,同一类汽车产品产量位居国内前三的销售量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

这是经过中央领导层通过的战略层面目标,从以前扶持“三大三小”汽车企业,现在演变为“三大七小”。三大三小是一汽、二汽、上汽,三小是首汽、津汽、广汽。现在七小,除了原本的三小外,还有长安、南汽、贵汽云雀、东南、华晨、五菱、昌河、哈飞(松花江)等国内知名汽车企业竞争剩余的四小名额。

其中贵汽云雀是贵西省航空工业集团和日A本富士斯巴鲁合作成立的轿车生产企业。在国家布局中,为了改善西南边陲军工企业在军转民的背景下困境,以及考虑西南省份的工业发展规划,国家特意在1993年批准了贵汽云雀汽车项目,由其引进斯巴鲁车型生产“云雀牌”微型轿车。

当时这个项目是跟长安奥拓一起批准,堪称国家对微型轿车布局的双子星项目。

众所周知,中国对轿车项目的控制力度之大,没有中央点头,地方不要妄想上马轿车。现在长安铃木和贵汽云雀先后挤入了轿车领域,将来要跟津汽生产的夏利同场竞争。

过年前,在机械工业部特意对由浙海省政府呈上来的华夏三菱微车项目进行了内部高规格讨论。

因为华夏微车项目虽然在全国范围内汽车规划中算不上重磅,但其背后透露出来的意思,就是国家是否允许民间资本进入汽车领域,需要有一个明确态度。

“作为国家重点投资领域,我们政府在国有汽车企业上面已经投入了巨额资金,现在看来这些巨额投资的回报还没有充分得到体现。例如刚建成的一汽大众项目,总投资就高达89亿,现在捷达的年产量才2万台,面对每年将近7个亿的利息,回本压力极大。因此,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政府有责任照顾好这些一手养大的汽车企业。在国有汽车企业没有形成一定国际竞争力之前,我建议暂时不应该接受民间资本的进入。依照日A本、韩国的汽车产业发展状况,国家在一定阶段对本国汽车企业的保护是必要而且应该。所以,对华夏三菱项目这个口子不能开。”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